
第一单元复习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下列有关加热液体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3.填涂答题卡需要用2B铅笔,铅笔芯中含有石墨。下列属于石墨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属光泽 B.质软 C.导电性 D.可燃性 4.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质又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用作电极 B.氮气用作保护气 C.二氧化碳灭火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6.以下是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实验仪器名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试管夹 B.b是酒精灯 C.c是集气瓶 D.d是烧杯 7.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8.量取2 mL NaOH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9.神舟十八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脱离空间站 B.自由下落 C.外壳烧蚀 D.打开降落伞 10.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B.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于高炉炼铁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 12.下列选项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13.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 14.七氟丙烷(C3HF7)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15.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小芳抽到的考题是“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她的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 16.在劳动实践和化学实验中要保证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用稀有气体氦填充玩具气球 B.徒手接触强碱性炉具清洁剂 C.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无需验纯 二、非选择题 17.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 ②活性炭 ③天然气 ④熟石灰 (1)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是_____;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3)可用作清洁燃料的是_____; (4)可用于除冰箱异味的是_____。 18.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探究吸入的气体 (1)先检查装置的_____,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气体,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_____,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1m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关闭弹簧夹 K1、K2,再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_____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实验二:探究呼出的气体 (4)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3,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_____(填“X”、“Y”、“Z”)。Y 的体积分数在 60s 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 【数据处理】 (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是_____,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 (6)实验二中,200s 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 【评价与反思】 (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1.A2.C3.D 4.C5.C6.A 7.B8.C9.C10. A11D12.C 13.C14.C 15.D16.A 17.(1)① (2)④ (3)③ (4)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