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1393

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 图像分析题(解析版)

日期:2025-04-0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4次 大小:8478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中考,九年级,化学,二轮,复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图像分析题 一、思路方法 解答坐标图像题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若有化学反应发生,则应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所表示的含义; 3.把握好“三点一线”,即起点、转折点、终点和曲线的变化趋势。 二、解题步骤 先仔细阅读题干,明晰考查原理,再仔细观察并分析图象的关键要素,最后细致作答。 1.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 2.找准起点、终点、交点、转折点,并看清各点对应的纵横的数值,明确各点所表达的意义。 3.观察连接起点、转折点、终点的变化趋势线,明确每条线所表示的含义。 4.将图像上的每一点和相关的化学知识建立联系,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三、解题模型 1.溶液稀释或反应时pH变化 根据原溶液的 ,来判断pH曲线起点是大于7,还是小于7。如果是酸(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只能无限接近于7而不能 7。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溶液pH变化,要根据加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曲线的变化趋势。 A B C D 表示稀释酸溶液的是 ;表示稀释碱溶液的是 ;表示往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的是 ;表示往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的是 ; 2.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 类型1 金属与酸溶液反应 A B C D (1)表示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酸耗尽)的是 ;表示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的是 ; 表示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金属耗尽) 的是 ;;表示等量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酸耗尽) 的是 ; (2)在金属和酸的溶液的反应曲线中,只有当横坐标是反应时间时,曲线才可表示反应的速率;曲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 ,倾斜程度越大,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 ; “平台”高低表示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 ,“平台”越高,产生氢气的质量 。 类型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甲 乙 (1)甲图中金属单质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 盐溶液质量不断 ,直到反应完全,盐溶液质量不再 且不为 。 (2)乙图中金属单质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盐溶液质量不断 且起点不为 ,直到反应完全,盐溶液质量不再 。 3.有关溶液的组成变化图像 类型1 物质溶解时溶液组成的变化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 中加入A溶质 一定温下,一定量A的 中加入A溶质 一定温下,向一定量A的 中加入A溶质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溶质 类型2 溶液稀释或改变温度时溶液组成的变化 溶液的 溶液的温度升高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饱和溶液) 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不饱和溶液) 4.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图像 分类 图像 化学反应中 质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中 质量的变化 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的反应(涉及优先反应原则) 一种物质和多种物质的同时反应 01 稀释或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 1.(2024·福建龙岩·一模)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和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图像 2.(2023·江苏泰州)硫酸铝固体分解得到的活性Al2O3可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取33.3g于坩埚内,隔绝空气灼烧。在热分解过程中,热重分析仪记录的数据如下图(已去除坩埚的质量),已知425℃前减少的均为结晶水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Al2O3受热都易分解 B.加热至M点时固体质量减少19.8g C.图中N点物质化学式为 D.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