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技巧性化学计算 一、思路方法 1.差量法: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根据化学变化中某化学量守恒的原则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灵活运用守恒法不仅能简化解题过程,而且能加深对某些化学原理及内涵的理解。仔细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是用守恒法解题的关键。化学变化中等量关系的建立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定律可以理解为:(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和质量都不变;(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发生改变,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3.极值法:对数据不足、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的组成进行判断时,极端假设恰好为某一成分,或者极端假设恰好完全反应,以确定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的解题方法。当题目中有混合物参加反应,需确定产物的质量时,可考虑使用极值法。运用此方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4.关系式法: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关系式法可以大大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量,特别对于涉及多步计算的问题更有效。 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或体积或计量数)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量的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二、解题步骤 1.差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 (3)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正比例式求解。 2.守恒法 (1)找到在化学反应前后守恒的某个量,如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个数、正负化合价总数等。 (2)利用守恒建立等量关系。 (3)列式求解。 3.极值法 (1)考虑极限状态,分别假设混合物是组成它的其中一种纯净物; (2)将题目提供的数据代入进行计算,找到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值、最小值; (3)由于混合物是由这些纯净物混合而成的,结果取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组合或数据。 4.关系式法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直接得出与计算相关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 (3)根据微粒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 三、解题模型 类型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差量计算 ; 类型2 金属氧化物被还原的差量计算 类型3 固体受热分解的差量计算 类型4 守恒法计算 现有某纯碱(Na2CO3)样品,其中含有Na2CO359.89%、Na2O17.51%、NaOH22.60%。取8.85g该样品,溶于100g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计算得到固体的质量 11.7g 。 参加反应的盐酸中的溶质的质量= ;共发生三个反应, , ,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盐酸与氯化钠的关系为: x=11.7g 类型3 极值法计算金属与酸反应 x=5.6g y=1.8g z=2.4g a=6.5g 5.6g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g氢气,所含杂质的情况:既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 的金属或不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金属,如Zn和Cu;又含有生成0.2g氢气时,所需质量 的金属,如Al、Mg。 类型4 关系式法计算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8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利用两步反应中碳元素守恒,找出碳元素与碳酸钙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01 差量法 1.(202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