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密 年级 六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统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我们是公民 二、作业设计说明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法治教育中,认识公民的内涵,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在核心素养中培养“权力和义务相统一”的法治观念,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单元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为法治教育专册,以宪法精神为主线,突出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本册教材根据“生活与法”、“公民与法”、“国家与法”、“社会与法”四个学习领域,设计了“生活与法”“我们是公民”“我们的国家机构”“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四个单元。本单元主题为“我们是公民”,介绍公民这一法律身份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本单元共两课,“公民身份”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构成逻辑主线。第3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包括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认识居民身份证与我是中国公民三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内涵,促进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自觉维护中国的公民的声誉和形象。第4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部分,向学生讲述中国公民应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向学生介绍我国政府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的努力权利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公民和国籍的关系模糊不清,不知道不同国籍的人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存在差异,对“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缺乏认识,容易将权利和义务割裂开来。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话题和情境中展开学习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公民和国籍的关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内涵,意识到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等。 (四)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公民的内涵,厘清公民身份和国籍的联系。 2.熟悉和保护个人的身份信息。 3.增强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能自觉维护中国公民的声誉和形象。 4.了解宪法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认识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5.树立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理念,认识到公民既享有权利,也需要履行义务。 6.知道我国在人权事业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 (五)作业目标 围绕“我们是公民”这一单元主题设计系列作业,通过课前调查、资料收集、采访, 课上通过阅读、判断、生活小实践和情境再现、探究交流,课后实践等作业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下列作业目标: 1.巩固和拓展公民身份、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及国家尊重人权的认知; 2.培养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同伴沟通交流、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树立公民意识,培育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 (六)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1.明确课标要求,解读教材内容,确立单元学习目标。 2.基于学情,制订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3.作业设计根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设定问题任务及要求———设计评价标准。 三、详细作业设计 第3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作业目标】 1.厘清公民和国籍的关系。 2.能够正确判断对公民身份的说法。 【作业内容】 课前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公民”?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国籍”? 课上任务: 任务一: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是否正确? 1.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 2.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 3.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 4.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 ) 5.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 任务二:谁说对了?并说明理由 1. 小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