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老山界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语文(统编版) “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历史中了”。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节选自《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了解长征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的美誉。 老山界 陆定一:(1906—1996)江苏省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被誉为”中国共产党内的大秀才”。小学《金色的鱼钩》。 攀谈( pān ) 峭壁( qiào ) 骨碌( lu ) 咀嚼( jué ) 呜咽( yè ) 督促( dū ) 灌输( guàn ) 苛捐杂税 ( kē ) 酣然入梦(hān) 不可捉摸( zhuō mō ) 字词积累 行军路线图 下午 傍晚 天黑 夜里 半夜 黎明 早饭 下午两点 山沟 房子 竹林 山脚 山路 雷公岩 山顶 树林 宿营地 时间点 位置 翻山路线图 山沟(下午出发) 山脚(天黑) 雷公岩(深夜露宿) 山顶(第二天下午两点多) (到达) 宿营地 文章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来叙述的。 串珠法 上山艰难 歇脚攀登 山路奇观 吃饭艰难 翻山越岭 到达山顶 快速下山 翻山路线图 山沟(下午出发) 山脚(天黑) 雷公岩(深夜露宿) 山顶(第二天下午两点多) (到达) 宿营地 文章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来叙述的。 方法探究 时间变化 空间变化 事件发展 Q:要写的时间、地点或者事情很多该怎样处理呢? 要素穿插 事 事中人 物 物中人 人的事情 人的心理 精神品格 人的状态 细微处见精神 (第12段)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1 壮丽景象 3 红军奇人 2 长征奇迹 细微处见精神 (第22段)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自然的 伟力 臣服 赞叹 不惧 三、感悟长征精神(718电台) 718(七年级十八班)电台带来的前线采访 镜头一: 1934年12月,718TV采访知名人士毛泽东同志: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镜头二 : 718TV采访一名红军战士: 红军不是为了长征而存在,而是从人民中来,也要从根本上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状况! 苛捐杂税:征兵 劳役 苛捐 内乱 战争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课堂小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