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安塞腰鼓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mò) 磅礴(bó) 铿锵(kēnɡ) B.战栗(lì) 戛然(gā) 晦暗(huì) C.羁绊(jī) 冗杂(yǒnɡ) 烧灼(zhuó) D.瞳仁(tónɡ) 恬静(tián) 亢奋(kā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幅射 渺远 明淅 凝聚 B.严俊 搏击 淋漓 燥热 C.束缚 恬静 闭塞 困倦 D.蹦跳 闪射 瞳仁 震憾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世界领略了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到新时代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大国形象。 B.最近,中科院一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走红,读完此文我终于大彻大悟,在求学路上,苦难不能阻碍一个有志气的人。 C.从高空俯瞰正解冻的纳木错,漂浮的冰块散落在碧绿的湖面上,与远方的雪山相互辉映,这样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 D.政策一落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就戛然而止了。 4.下面是李鑫同学写的一篇新闻报道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2024年7月6日,“意象徽州———安徽省第一届油画写生展”在合肥时代美术馆开幕。 【甲】本次展览历经征稿、初评、收稿、复评和终评多个环节,共评出135幅入选作品,32幅获奖作品。旨在共同推动油画展览活动,助力形成展览活动的业界导向性和品牌效应,【乙】提高发现新生力量力推新人,持续推进安徽油画艺术事业的新发展。 (1)【甲】处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_____。 (2)【乙】处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改为“_____”。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D.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腰鼓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 ②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流行。 ③鼓框上有环,用绸带穿过使鼓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一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 ④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0厘米,两面蒙皮。 ⑤其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A.②⑤④③① B.①④③②⑤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 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A.拟人 排比 比喻 B.比喻 夸张 拟人 C.拟人 排比 夸张 D.拟人 夸张 拟人 8.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自成一段,将人物直接推到读者面前,兀立于天地之间,令人为之震撼。“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热烈,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的粗犷、豪放奠定了基础。 B.“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按从小到大、从中心到四周、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表明鼓声给人们带来的刺激越来越强烈,直至最后达到人鼓合一的最高境界。 C.本文运用联想和想象,在描摹声音、舞姿的基础上,激情满怀地赞颂表演者的气质和伟力,赞颂黄土高原世世代代人民群众不屈追求和奋力拼搏的精神。 D.《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叙事散文。 9.仿写句子。 例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