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373

第11课 核舟记 教学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5724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2025,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1.核舟记 魏学洢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核舟记》一起来欣赏王叔远的高超技艺。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艺术。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魏大中(“东林六君子”之一)长子,七岁能诗,生性孝顺,年少时曾和父亲在帷萧寺苦读。天启五年(1625年),魏大中因弹劾奸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魏学洢暗中随牢车北上,在京城时,魏学洢白天藏匿于客店,昼伏夜出,四处向父亲的旧识求救。最后其父冤死狱中,魏学洢扶柩还乡,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崇祯初年,诏旌为孝子。他一生没有做过官。他好学能文,可惜一生短暂。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明代果核微雕品繁多,有桃核、橄榄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等果核雕刻,为何唯有桃核舟倍受珍视,这一直是个谜。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桃核有不规则的麻纹,无数小孔深入核心,雕刻核舟设计布局极为艰难,工艺要求极高,仅选料往往要万中挑一,因而桃核舟被视为果核雕刻之禁区。在明代仅王叔远一人,在清代亦为数寥寥。其次,自古以来民间一直把桃木奉为压邪扶正、避凶趋吉的物品,如桃符、桃梗等,因而《古玩指南》一书将桃核舟列为宫廷秘藏,达官显贵奉为宝中之奇,贵于金银。 器皿 八分有奇 糁 峨 冠 诎 箬 篷 髯 衣 褶 黍 趾 曾不盈 壬 戌 mǐn jī sǎn é guān péng qū ruò rán zhě shǔ zhǐ zēng rén xū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wéi)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wǎng)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yí)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jī),高/可二黍(shǔ)许。中/轩(xuān)敞者/为舱,箬(ruò)篷/覆(fù)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é)冠(guān)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zhě)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tǎn)胸/露乳,矫(jiǎ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卧/右膝,诎(qū)/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yǐ)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jí)。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jì)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zhǐ),若/啸(xiào)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pú)葵(kuí)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yí),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rén)戌(xū)/秋日,虞(yú)山/王毅叔远/甫(fǔ)刻”,细若/蚊足,钩画/了(liǎo)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