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377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8279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5.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春柳依依,夏荷清丽,秋枫热烈,冬雪皑皑。……大自然丰富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她仿佛会说话似的,告诉我们很多有关气候的信息,教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1.积累物候学的知识,了解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3.学习本文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引用、 画图表、分类别、下定义、做诠释、摹状貌等。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社会科学说明文 分类: 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竺可桢(1890~1974),中国卓越的科学史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有《竺可桢全集》。 竺可桢是我国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早在1934年,他就曾对推动农作物的观测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并致力于观测冬小麦、棉花、水稻的物候现象。1961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竺可桢带头撰写物候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发表了他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即本文改写所依据的原文。 萌发 翩然 簌簌 物候 载途 农谚 刺槐 连翘 孕育 海棠 衰草连天 悬殊 销声匿迹 草长莺飞 piān hòu zài sù huái yùn yàn qiáo shū zhǎnɡ nì shuāi méng táng jù 占据 jū 拮据 载 qiáo 连翘、翘首 qiào 翘起 翘 据 zǎi 记载、千载 zài 下载、承载 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观测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听朗读,根据下列问题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物候: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第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春 孕育果实 夏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秋 衰草连天 大自然 的语言 冬 作用: 四季的物候景观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为下文写大自然的语言作铺垫。 万物萌发 3、第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描绘四季变迁的景象 草木枯荣、候鸟迁徙等动植物的变化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现象 本质 逻辑顺序 课后习题第二题第1小题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1962年 1961年 1960年 从反面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 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中,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北京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第二……第三……此外…… 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说明。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主要 次要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海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