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4120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142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4课,灯笼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争讼(sòng)  领域(yù)  焰火(yàn) B.神龛(hé) 斡旋(wò) 犬吠(fèi) C.褪色(tuì) 点缀(zhuì) 锵然(jiāng) D.联珑(lǒng) 幽悄(qiǎo) 熙熙然(xī)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春宵  燎原  熙熙然  斓珊 B.磷火 凑巧 斡旋 幽悄 C.退色 灯谜 点缀 暖融融 D.领域 静穆 思暮 铿锵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大火)延烧原野。] B.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成绩等)显著;卓著。] C.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安静庄严。) D.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为人处世的道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的优秀阳光少年。 B.“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 D.市川剧团精心打造的《惊蛰》,是一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现代川剧。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 B.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C.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 D.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 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 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 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时 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 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 ②⑤④③⑥①  B.⑤③④②⑥① C.③⑥①④⑤② D.①④③②⑥⑤ 7、请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 除夕是一盏灯,一盏用亲情呵护的明灯。它穿越时空走来,点燃每一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人心中的火苗,为回家照明,为乡愁照明……心灵,在除夕夜得以回归;祝福,在除夕夜得以实现;_____,_____;和谐,在除夕夜得以绽放! 下面五件物品都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请你向外国友人推荐一件,并简述理由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灯 笼 吴伯箫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