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8087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堂练习(一)(含答案)

日期:2025-04-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17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2025年,氧化物,练习,课堂,中考
  • cover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堂练习(一) 一、选择题 1.碳元素能组成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度都很大 B.都可用于制造铅笔芯 C.都是黑色固体 D.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B.石墨质软,可用于生产电极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来炼铁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作气体肥料 3.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这也体现了我国对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难溶于水 B.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 C.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通常情况下,CO2不支持燃烧;CO支持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作燃料 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  6.下列实验现象既能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能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7.自然界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空气中排放CO2会形成酸雨 B.无机物和有机物不可相互转化 C.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CO2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二、非选择题 8.“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学科重要规律。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别,原因是_____;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9.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 (2)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_____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3)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 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 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 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模拟炼铜。写出A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 11.用如图喷泉实验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将NaOH溶液挤入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倒吸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 (1)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填“>”或“<”)外界大气压。 (3)实验结束后,取烧瓶内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12.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向瓶中通入CO2,当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继续通入CO2,观察到的有关蜡烛的现象是什么?该实验说明CO2的性质有哪些?(2)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什么? 13.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1)写出涉及图中3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写出图中所示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3)写出图中可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上图中选用A、C、G与_____(填序号)组合;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思成同学利用如图中图甲装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乙)。据图乙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