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8097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堂练习(二)(含答案)

日期:2025-04-0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00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2025年,氧化物,练习,课堂,中考
  • cover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课堂练习(二) 一、选择题 1.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1 g金刚石和1 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2.木炭或燃气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容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CO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B.在相对密闭的环境里,CO气体容易使人发生中毒 C.将CO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会生成Na2CO3和H2O D.高温下,CO气体可与Fe2O3等含铁氧化物反应生成Fe和CO2 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焦炭能用于冶金工业,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 B.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C.碳具有可燃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4.制取、收集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鉴别CO和CO2———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检验某气体是否为CO———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C.除去CO2中的CO———通入氧气点燃 D.除去CO中少量的CO2———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如图)时,最终没有得到红色固体,你认为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酒精灯未加网罩 B.实验结束仍有少量木炭剩余 C.实验结束装置未冷却打开橡胶塞 D.装置气密性不好 7.北京冬奥会场馆中的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建设应用了智慧建造技术,减少使用钢材2800吨,采用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B.利用干冰人工降雨与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它们的原理相似 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符合“绿色奥运”理念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探究CO2能否与NaOH发生反应 B 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二、非选择题 9.“优产、减煤、稳油、增气、加新、提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2)“减煤”:请你根据煤的组成元素分析燃煤可能带来的另一个环境问题_____。 (3)“加新”是指提升风、光等新能源消费比重。请再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_。 (4)“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是一种生活理念。 请你写出一条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____。 1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1)从上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一套CO2发生装置,要求添加稀盐酸无需拆开装置_____(填标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收集CO2的装置。 11.某中学开展“低碳校园”活动,小明同学为了制作展板对碳的知识进行整理,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回答下列问题。 (1)CH4对应的点是_____。 (2)b点对应物质充分燃烧后可得到_____点对应的物质。 (3)写出d点物质转化为f点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一个)。 12.工业上一种常利用NaOH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NaOH溶液,其优点是_____。 (2)“捕集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操作①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和_____。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CaO、_____。 (5)“反应、分离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若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