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8274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286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大自然,语言,练习题,答案
  • cover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字音及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耕地(ɡēnɡ)  翩然(piān) 孕育(yùn) 娓娓道来(wěi) B.萌发(ménɡ) 农谚(yàn) 延迟(yán) 消声匿迹(nuò) C.簌簌(sù) 丘陵(línɡ) 物候(hóu) 冰雪熔化(rónɡ) D.连翘(qiào) 差别(chā) 海棠(tánɡ) 草长莺飞(zhǎ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次第   起源   北燕南飞 B.纬度   侯鸟   周而复始 C.刺槐   晴朗   冰雪融化 D.采集   悬殊   草木容枯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今,曾在新闻历史上产生过革命性作用的电报近乎销声匿迹了。 B.春到北京,历代的文人墨客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的古城春景。 C.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D.近日,日本在阁僚会议上决定:要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 这一举动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对物候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 B.全球变暖的直接诱因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所造成的。 C.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被举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D.正常的物候,决定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了《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我终于弄清了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C.“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D.做月饼、猜灯谜、赏晚会……等中秋佳节来临,各地举办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据推算,我国种大豆的历史至少有四五千年了。 ②我国是大豆的起源地。 ③古代把大豆叫作“菽”,秦汉以后逐渐用“豆”字代替“菽”字。 ④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大豆的残留印痕。 ⑤许多古书中也有关于大豆的记载。 ⑥也是世界上栽培大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A.②⑥④⑤③① B.①③⑤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④① D.①⑤③④②⑥ 7.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举例子)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 C.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下定义) D.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举例子) 8.为了更好地了解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标语。 (2)【活动二:妙笔生花】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物候知识,模仿“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的修辞特点,再写一个句子。 (3)【活动三:理解节气】仔细观察下面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