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课堂练习(二) 一、选择题 1.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了解有关图标的含义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 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3.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4.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B.在有明火的区域内喷洒含酒精的消毒剂 C.冬季用煤炉取暖时应开窗通风 D.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5.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面粉厂内,严禁烟火 C.点燃甲烷,提前验纯 D.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6.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 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 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7.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救火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火势蔓延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高层楼房着火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遇见较大火灾时,及时拨打119报警 8.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管道煤气有毒 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二、非选择题 9.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 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使燃烧更剧烈。 10.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着能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下列反应中放出热量的是_____(填字母)。 A.碳与氧气的反应 B.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C.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D.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煤、_____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3)下列做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是_____(填字母)。 A.积极植树造林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H2,某种光分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也可以在太阳光照下,通过光催化将H2O、CO2直接转化为CH3OH、H2、CO、CH4等太阳能燃料。另外,还可以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可见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图示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3O4和_____;与电解水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 (2)通过光催化得到太阳能燃料,该过程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能;太阳能燃料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写一个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