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课后作业 巩固性作业 一、选择题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2.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资源枯竭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大力推广煤改气、煤改电以减少酸雨 B.埋于海底的可燃冰将来可能替代化石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D.使发动机内汽油充分燃烧可减少CO2排放 3.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隔绝氧气原理的是 ( ) A.吹灭蜡烛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关闭炉具阀门 D.用高压水枪灭火 4.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A 生火炒菜时,将燃着的木柴架空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用燃气灶炒菜 燃气燃烧放热 D 用洗洁精清洗有油污的碗筷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5.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二、非选择题 6.如图所示,点燃酒精灯,推动注射器后,发现②处的红磷燃烧,①处的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熄灭酒精灯可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所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推动注射器前②处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 (2)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 7.氢气被看作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常见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A、B装置均可用于制取氢气,与A装置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用B装置制取氢气时,对多孔隔板材质的要求是_____。 (3)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氢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后同)。 (4)用大小不同的试管分别组装成F、G装置,通过缓慢向上移动上面一支试管收集氢气,其中设计较合理的装置是_____。 8.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做好个人防护,生活中常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部消毒。另外,乙醇还用作酒精灯的燃料,酒精灯添加燃料不得超过其容量的,约含乙醇92 g。已知:乙醇完全燃烧的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请问: (1)从是否含碳元素的角度,乙醇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92 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拓展性作业 一、选择题 9.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黄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松木含有有机物 B.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C.“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发烛”发火只生成 CO2 10.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11.如图1,在密闭容器中放置3支不同高度燃烧的蜡烛,并在a、b、c三点均放置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A.三支蜡烛熄灭的顺序是从高到低 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仍有O2剩余 C.燃烧过程容器内CO2含量逐渐减少 D.该实验说明,火灾发生“要往低处逃生” 二、非选择题 12.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Ⅰ.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