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3524

识字6 古对今(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6223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识字,教案,课件,素材
    识字6古对今 【教学目标】 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圆、严、寒”等13个生字。会写“对、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积累“和风细雨、夕阳、严寒”等词语。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圆、严、寒”等13个生字。会写“对、今”等6个字。积累“和风细雨、夕阳、严寒”等词语。背诵课文。 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圆、严”等6个生字。会写“今、夕、雪”3个字。 正确认读并积累“严寒、酷暑”,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读出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对对碰。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玩一个对对的游戏。 2.重温《对韵歌》。 (1)师:说起对对子,我们并不陌生,上个学期我们就学过这首《对韵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 (2)出示韵文《对韵歌》,填空完成。 (3)引导学生回忆特点:一个字对一个字是单字对,两个字对两个字是双字对。字数相等,类别相同,才可以对对子。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1)师:今天我们再来用对对子的方法学习一首儿歌,题目是“古对今”。 3.板书课题,指导书写“今”。 “今”的书写要点:人字头的撇和捺要舒展,点在中心点上。最后一笔收笔在竖中线左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倾听。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圈出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进行练读。 圆 严 寒 酷 暑 暖 晨 细 朝 霞 夕 杨 香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提示:“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暖”都带有前鼻韵母an,“杨、香”都带有后鼻韵母anɡ。 同桌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指名读,集体读,去掉拼音读。 4.出示词语,进行认读。 5.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有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这几 个小节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教师相机总结: ①课文有3个小节。 ②第1小节写了一年四季,第2小节写了自然现象,第3小节写了动物和植物。 ③结构上:每组对子,字数相等,类别相同(同一类事物与同一类事物相对)。 6.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指名轮读课文,一人一个小节。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合作读。 师:一人读一节,同桌在一起读第3小节。读的时候,请你认真听一听,同桌是否有用手 指读,字音是否正确。如果有你不认识的字,读不好的地方,同桌互相帮助。 三、学习第1小节,感受气势之美 1.出示第1小节。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1小节,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 学习第1句:古对今,圆对方。 (1)随文识记“圆”。生活中,什么东西是圆圆的? (2)理解“古”和“今”。 师:瞧,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古代的物品,哪些是现在的物品?“古”指古代,“今”指现在。所以“古”和“今”是一对反义词。组成词语:古今。 (3)理解“圆”和“方”。 ①播放《天圆地方的传说》,出示天坛、地坛、方孔圆钱的图片。 ②教师讲解:古人认为天像圆圆的盖子,地像方方的棋盘,所以叫“天圆地方”,“圆”和“方”表示的空间相对。瞧,就连古时候祭天用的天坛是圆的,祭地用的地坛是方的。古人用的铜钱也是外圆内方,所以圆对方。“圆”和“方”也是一对反义词。组成词语:方圆。 3.学习第2句: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1)指名读。 (2)出示《春夏秋冬》的插图,说说是什么季节。 (3)出示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①师:一年四季不仅景色不一样,气候也不同,谁来说说这4个词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