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浙科版高中生物 必修1 第2课时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第三节 物质通过多种方式出入细胞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通过被动转运进出细胞,有些物质通过主动转运进出细胞。 2.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条件 原理 现象 ①_____相当于半透性膜 ②_____具有浓度差 ①_____(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半透膜 ②_____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 渗透作用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质浓度,细胞维持正常形态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由于存在细胞壁,细胞不会涨破 当外界溶液浓度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维持正常形态 细胞膜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 小于 小于 大于 大于 等于 等于 原生质层 细胞液与外界溶液 成人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180 L,但每日排出的终尿量仅1.5 L,可见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约有99%的水分被重吸收回血液。再从成分比较,终尿与原尿也有很大差别,例如,原尿含葡萄糖,终尿无。那么肾小管上皮细胞是如何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的? 像水分子这样,物质由浓度较高的一侧转运至浓度较低的一侧,称为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 一 有些物质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二 目录 被动转运 1 类型: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 (1)扩散: 特点: ①顺浓度梯度运输 ②不需要载体蛋白 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如:氧气、二氧化碳、甘油、酒精等。 实例: (2)易化扩散: 特点: ①顺浓度梯度运输 ②必须借助载体蛋白 ③不需要消耗能量 实例: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跨膜运输 水分子 通道蛋白 1988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从红细胞和肾小管细胞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膜蛋白,后来经过实验获得了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构,证实了水通道蛋白的存在。目前,人们已经从细菌、酵母菌、植物、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多种水通道蛋白。 水通道蛋白结构模式图 (1)定义: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离子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 (2)类型:分为 和 两种类型。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转运蛋白 2 名称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图示 转运对象 与自身 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 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 特点 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_____的改变,将分子或离子释放后,又恢复至原来的形状 转运分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_____ 结合 构象 结合 (3)列表比较 通道关闭 通道关闭 通道开放 通道开放 通道蛋白的开放和关闭受到调控 钾离子通道模式图 状态1 状态2 状态3 载体蛋白的开启过程 分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的区别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一 水通道蛋白 事实1 肾小球滤过量180 L/d,尿量1.5 L/d,其中原尿中的水分子通过渗透或易化扩散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 事实2 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g,每天尿液中排出3-5g 资料1: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mmol.L-1, 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 资料1: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g,每天尿液中排出3-5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mmol.L-1, 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 毛细血管 Na+ K+ Na+ K+ Na+ Na+ K+ ATP ADP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官腔 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 探究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 任务1 资料1:肾小球每天滤过钠约500g,每天尿液中排出3-5g。肾小管上皮细胞内Na+浓度仅为10mmol.L-1, 远低于细胞外。ATP为一种能源物质。 (1)肾小管管腔中原尿中大量的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