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 生态系统的构成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物因素。 2.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举例说明生物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 4.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生理行为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认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自主预习】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 、温度、 、光等环境条件。 2. 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和所有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3.生物生活的温度范围:大多数生物通常生活在 ℃的环境中。 4.绝大多数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需要吸收 ,才能分解有机物,利用其中贮存的 。植物需要空气中的 完成光合作用。 5.光为生物创造了适于生存的 条件,还提供了取之不尽的 。 【答案】1.水 空气 2.水 3.0~45 4.氧气 能量 二氧化碳 5.温度 能量 【答案】D 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下列哪一项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 ) A.阳光 B.空气 C.营养物质 D.水 【答案】D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 和分布的因素。 (1)生态因素可以分为 因素和 因素。 (2)非生物因素: 、温度、 和光等。 (3)生物因素:同一环境中能够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 。 2.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在 与 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3.生物在 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答案】1.生活 (1)非生物 生物 (2)水 空气 (3)其他生物 2.形态结构 生理功能 3.适应 1.小豫发现奶奶把家里吃不完的蒜瓣放在盘子里用水培育蒜苗,阴暗处的蒜苗叶片呈黄色,向阳处的蒜苗叶片呈绿色,这种现象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 A.温度 B.水 C.光 D.空气 2.我国盐碱地面积约为0.991 3亿公顷,约占世界盐碱地面积的十分之一,而种植芦苇等植物,可有助于改良盐碱地,这体现了 (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1.C 2.B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 与 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2.组成成分: (1)生产者:主要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合成 ,吸收光能并将能量贮存在 中。 (2)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直接或间接以 为食,获得物质和能量。 (3)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 ,获得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 关系。 【答案】1.生物 非生物环境 2.(1)有机物 有机物 (2)生产者 (3)简单的无机物 3.营养 1.下面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个池塘 B.一片水稻 C.一群鸽子 D.一堆蘑菇 2.推进深远海养殖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重要举措之一,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环境 【答案】1.A 2.B 【合作探究】 观察生物的生存环境 在进入公园后,映入同学们眼帘的是清澈的湖水,在湖水中游动着几只美丽的天鹅,很多在水中愉快地游动着的金鱼,在湖水的两旁有很多高大的树木和翠绿的青草。 1.他们见到的场景中哪些属于生物因素,哪些属于非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存是否有用 请举例说出各自的作用。 【答案】1.答:生物因素有金鱼、天鹅、人、树木和青草,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湖水、土壤和温度等。 2.答:有用。水是所有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出等生命活动,也都离不开水的参与。一般情况下,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植物利用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供自己和其他生物利用。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生态因素 提出问题: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作出假设: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是水。 实施计划:从同一环境中取等量的两份土壤,一份提前晒干或烘干,另一份均匀喷洒清水。用硬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