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7191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件(15张PPT)

日期:2025-04-0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4316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社会主义,建立,PPT,15张,课件,探索
  • cover
(课件网) 任务:读记八下第二单元第4-6课内容,时间5分钟。 (注意:单元导语、课题名称和前言、正文、补充笔记、图片名称、地图、材料研读以及课后活动) 一、自主复习 边读边记: “一化三改”的内容;“一五计划”的原因、目的、基本任务、成就、特点、结果、意义;三大改造的时间、内容、完成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共八大、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八字方针、“文革”)、建设成就(工业、交通、生物科技、农业)、英雄模范人物。 P17-32 部编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025年中考一轮复习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P17-32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二、知识梳理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P17 单元概述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民主。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了解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指导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课程标准 二、知识梳理 时空观念 中国 二、知识梳理 世界 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性质 1949年 1953年 1954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66年 1976年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开始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一五计划”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文化大革命” 成就 探索失误 1955年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1967年 1968年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赫鲁晓夫 改革开始 勃列日涅夫 改革开始 欧洲共同 体成立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经济大国 过渡时期 考点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二、知识梳理 政治建设 根本 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 政治制度 确立: 法律依据: 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届人大的召开,1954年9月,北京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中央领导人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届政协的召开, 1949年9月,北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