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基础课时20 盐类水解的原理 学习 任务 1.通过认识盐类水解有一定限度,理解盐类水解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2.通过实验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和规律,能根据盐的组成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盐溶液的酸碱性 1.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 (1)将NaCl、Na2CO3、NH4Cl、CH3COONa、AlCl3分别盛放在 5个烧杯中,加水溶解。 (2)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五种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记录】 盐溶液 NaCl Na2CO3 NH4Cl CH3COONa AlCl3 盐的类型 强酸强 碱盐 弱酸强 碱盐 强酸弱 碱盐 弱酸强 碱盐 强酸弱 碱盐 盐溶液的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酸性 碱性 酸性 【实验结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2.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理论分析 (1)强酸强碱盐(以NaCl为例)。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H2O H++OH- NaCl===Na++Cl- 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 否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H+)=c(OH-),呈中性,无弱电解质生成 理论解释 水的电离平衡不发生移动,溶液中c(H+)=c(OH-) (2)强酸弱碱盐(以NH4Cl为例)。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 能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H+)>c(OH-),呈酸性 理论解释 和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c(OH-)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H2O NH3·H2O+H+ (3)强碱弱酸盐(以CH3COONa为例)。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离子间能否相互作用生成弱电解质 能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H+)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