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全国版高考政治一轮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2课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观) 五年高考 1.(辩证法(发展+矛盾)(2023湖南,9,3分)三湘巨变,时光为证。一秒钟,“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一分钟,“潇湘二号”卫星绕地球百分之一圈。一小时,湖南可下线12台挖掘机。……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日夜,构筑湖南“时间”,成就中国力量。这表明 ( ) ①三湘巨变凸显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③湖南“时间”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辩证法(发展+矛盾)+认识论+价值观)(2023广东,11,3分)下面漫画(作者:于冰)所蕴含的哲理是 (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 ④正确的认识来自合理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辩证法(发展)+唯物论)(2022湖南,14,3分)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这表明( ) ①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敢于超越事物发展的规律 ②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懂得冷静思考、量力而行 ③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 ④我们要树牢底线思维,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6年,福建省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在厦门大学囊萤楼成立,进步学生罗扬才担任书记。1927年,罗扬才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就义前留言:“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在中共厦大党支部号召下,大批有志青年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据此完成下题。 4.(2021福建,11,3分)1926年,中共厦大党支部成立,短短一个月就在厦门发展了18名党员,仅一年时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230名党员,建立了28个党支部,形成了“汇聚囊萤之光,渐成燎原之火”的良好革命形势。从“囊萤之光”发展为“燎原之火”说明 ( ) ①新事物的出现就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新事物的实质是抓住时机促成新的质变 ③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从小到大的过程 ④新事物的生命力在于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1浙江6月选考,29,2分)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点多面广、涉农资金分散等问题。必须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在不忽视基本面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这一工作思路 ( ) ①运用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②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避免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④实现了自然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浙江1月选考,26(1),4分]材料一———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启动、各级党委齐抓共管的重大工程。工程实施20年来,经历了从部分乡村到全省域乡村的扩展,从乡村环境治理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变化,如今正向全面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推进。工程的实施使浙江大地发生了美丽蝶变。 材料二 A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结合本村实际实施“千万工程”,统一规划开发,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再引入高品质业态,盘活闲置资源。如今的A村已从“脏乱差”变成了“绿富美”,“宾客闹盈盈、群众喜盈盈、口袋满盈盈”。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乡村是否发生了质变,并说明理由。(4分) 7.[2020山东,20(1),8分]“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