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9491

第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225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课,驿路梨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
  • cover
《14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一、 教学背景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进程中,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文学作品有较高的兴趣,但在深入剖析文章的结构技巧、体会情感内涵以及理解主题意义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以其精巧的构思、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的优秀素材。同时,教材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 二、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 语言建构与运用 通过阅读课文,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语句,丰富语言储备。 学习文中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进行仿写和写作练习。 (二) 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作者巧妙的构思和叙事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深入思考文章中人物的行为和精神品质,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 审美鉴赏与创造 欣赏文章中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体会文章的主题美和情感美,能够对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并尝试在写作中创造美。 (四)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文章所弘扬的雷锋精神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认同感。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三、 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分析文中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对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 学习文章运用顺叙、插叙和间接描写等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二)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驿路梨花”的象征意义和文章主题的深刻内涵。 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之处,分析文章如何设置悬念、误会来推动情节发展。 四、 教学过程 (一) 课程导入(5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春天梨花盛开的美丽图片,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洁白如雪的梨花,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梨花的诗句或者词语呢?”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积累。接着说:“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彭荆风的脚步,走进一片充满神秘色彩的驿路梨花林,去探寻那里发生的感人故事。”板书课题《驿路梨花》。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倾听音乐,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知道的描写梨花的诗句或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创设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分享描写梨花的诗句或词语,既能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自然地引出课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作者及背景介绍(3 分钟) 教师活动:利用 PPT 展示作者彭荆风的简介,包括他的生平经历、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等内容。简要介绍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文章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 PPT,倾听教师的介绍,了解作者和文章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增强对文章的认同感和理解深度。 (三) 生字词学习(5 分钟) 教师活动:在 PPT 上展示文中的生字词,如“驿路、迷茫、陡峭、竹篾、简陋、悠闲、恍惚、修葺、晶莹”等,标注出拼音和释义。带领学生朗读生字词,强调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朗读生字词,认真记录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积极参与教师的举例、造句活动,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扎实的字词基础是阅读理解的前提。通过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