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大练习(一) 语文试卷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注意事项: 射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 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7分) 人生海海,时光漫漫。你是想荒芜地虚度 还是想诗意地栖息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 9 翠 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幸,让你看到 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看鲜妍烤婷的 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濡()养精神的小屋,构建幸福的心灵世界,是毕淑数的 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 诗意的人生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我们只需恪守生命的信条,善于从自然与历史中( 订 取养分,孕育生命之光,诗意的朝阳就会喷薄而出。诗意的人生不容A.亵读,不应B.矫揉 数 造作;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C.附庸风雅,使诗意与人生D.相得益彰。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濡养( (2)ji()取 2.选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亵渎 B.矫揉造作 C.附庸风雅 D.相得益彰 3.在选文里填上标点符号,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 ;… C.,,;。 D,,;I 0 4,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从所学的课文中再选取素材,补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统一。(句式 不限)(1分) 线 5,名篇名句默写。(8分) 青春,要有杜甫“① (《望岳》)的理想抱负;要 满怀李白“③ ”(《行路难》)的执着自 信:还要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⑤ ⑥ 的济世情怀;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⑦ ,⑧ ”中看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人生态度。 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闸。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递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 (1)欲穷其林( ) (2)寻病终( ) 7.《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 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 8.有人评说《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恬静安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给予后世的文学文化极 大的营养和影响。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理解。(2分) 式 (二)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授四川定远知县,才识精敏, 多善政。二十九年,与郑敏、康彦民并坐事,先后被征。着老①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太 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