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认识生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用眼睛随便看看不属于观察 B.观察需要明确观察目的 C.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观察过程中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2.下列哪项活动需要用到观察法 ( ) A.测算中学生的近视率 B.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C.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 D.了解全国主要城市的粮油价格 3.观察植物时,无须注意植株的 ( ) A.高度 B.形态 C.生长环境 D.运动环境 4.在观察活动中,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 A.爬上悬崖采摘植物 B.采食不明蘑菇 C.对不喜欢的动物视而不见 D.如实记录 5.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生物划分为 ( ) A.家禽、宠物 B.植物、动物、家禽 C.动物、植物 D.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6.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电闪雷鸣 B.家燕春归 C.海枯石烂 D.狂风暴雨 7.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存在使我们的地球变得生机勃勃、多姿多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岩洞中的钟乳石 B.恐龙的骨骼化石 C.展翅高飞的大雁 D.香喷喷的烤鹅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 A.需要营养 B.具有应激性 C.不怕火烧 D.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9.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一种现象体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0.人们运动时会出汗,主要是为了 ( ) A.排出废物 B.使体温升高 C.排出过多的水分 D.生长 11.科学家在火星上首次发现有流动水的痕迹,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下列概述中,可作为支持该推测的理论证据的是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12.春天到了,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发出嫩芽,莺歌燕舞,空气中也有不少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在“游荡”,它们都属于生物,原因不包括 ( ) A.能排出代谢废物 B.能从外界吸收营养 C.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D.都具有细胞结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8分)下列各项分别表示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填对应字母) A.适应环境 B.生长、发育和繁殖 C.遗传 D.变异 (1)一只母猫生下了三只小猫,这种现象属于 。 (2)猫生猫,鼠生鼠,这种现象属于 。 (3)同胎出生的三只小猫的毛色分别是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种现象属于 。 (4)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这种现象属于 。 14.(8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有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营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一代地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与藻类共同生活,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它们能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因此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珊瑚属于 (填“生物”或“非生物”)。 (2)资料中包含多个生物的基本特征,请随机列举出一个: 。 (3)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因为浅水区有较为充足的 、适宜的 ,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C B D D D B 7 8 9 10 11 12 C D C A A D 1.A 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因此,用肉眼看书缝里的小蜘蛛运用了观察法,A项符合题意。 2.D 解析:观察过程中要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