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1990

【大单元教学】5.4《沙包与运动》单元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867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学,沙包与运动,整体,设计,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沙包与运动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沙包与运动》是第五单元的第四课,教材先通过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思考生活中力的作用都有哪些,让学生对力会让物体产生哪些变化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然后通过“玩沙包”游戏,精准地观察沙包的形状和状态,以及力使沙包发生了哪些变化,以沙包为例来讨论、归纳,并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了力的作用效果后,回顾与反思两个物体产生力的作用是否需要接触,并举例说明有些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接触,如弹力、摩擦力、浮力;有些力的产生不需要两个物体接触,如重力、磁力。 2.学习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力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像知道推、拉能使物体移动等。但他们对于力可以改变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等概念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这为课堂上通过玩沙包等活动来理解力的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归纳,辨别接触力与非接触力。 探究实践:通过小组合作玩沙包,观察分析力的作用。 态度责任:逐步养成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玩沙包等游戏,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难点:能区分接触力与非接触力。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沙包游戏通过活动,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能基本能不能接触力和非接触力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接触力有摩擦力、弹力、浮力等;非接触力有磁力、重力等。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 一、(出示图片)我们打乒乓球的时候要用力,钉钉子时要用力,捏气球时要用力,如果我们不使用力能做到这些吗? 二、小贴士 播放视频《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学生活动1 交流讨论,分享自己对力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意图说明:从熟悉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加以讨论,激发探究欲望。环节二:头脑风暴教师活动2 一、我们生活在力的世界中。小到划船、射箭,大到潜艇入海、高铁飞驰、飞船上天,都离不开力的作用。说一说力的作用都有哪些。 图片一: 捏矿泉水瓶,矿泉水瓶瘪了,说明力使瓶子的形状变了。 图片二: 用刀切西瓜,西瓜被切开了,力使西瓜的形状改变了 图片三: 射箭时,力使箭开始运动,箭飞出去了,但箭的速度变快了。 图片四 射中靶时,力使箭停止运动。 二、小贴士。 养成随时记录自己猜想假设的习惯。学生活动2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享讨论 学生讨论分析结果 生:力会让物体产生哪些变化呢? 生:能让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好像还能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生:…… 活动意图说明:本活动通过头脑风暴“力的作用”这一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取共性,建立“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抽象认知。学生通过举例、分类和归纳,感知力的多样性与普遍性。环节三:观察教师活动3 一、玩沙包游戏,观察力使沙包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分析 二、在沙包游戏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打沙包时的感受 二、教师总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使物体开始运动或者停止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小贴士 力可以让物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同时发生改变。 教师举例说明: 当手掌用力向下拍球时: 形状改变 :球接触地面瞬间被压扁(形变); 运动状态改变 :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