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3317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30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七,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物体运动能够产生热。”这一推理属于( ) A.演绎推理 B.联言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纳推理 2.我国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发现某山区的老百姓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的视力在白天很正常,到了晚上光线不足时,就像麻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人们把这种病称为“雀盲眼”(学名夜盲症)。为什么家庭条件富裕的人不得这种病呢?孙思邈分析,这可能是该山区的老百姓很少吃荤的缘故。他用动物的肝脏来治疗夜盲症,果然有效。材料中使用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纺织业,目前仍是不少国家的支柱产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电报等产业,为后来的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与产业基础。可见,每一次科技革命催生出的重要产业,一般都具有跨越产业发展阶段的延续性。这一推理过程( ) A.依据两次工业革命变化引起的相关产业特点的变化得出结论,运用了共变法 B.通过比较不同工业革命催生的重要产业的不同特点得出结论,运用了求异法 C.根据两次工业革命催生的重要产业具有相同的特点得出结论,运用了求同法 D.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催生的重要产业的相似性并得出结论,运用了类比推理 4.Y现象一直被认为是引起Z现象的原因。某研究者注意到,X现象总是先于Y和Z现象出现。因此,他假设,引起Z现象的原因是X而非Y。下列选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结果,能最有力地支持该研究者的上述假设的是( ) A.在X出现但Y不出现的情况下,X出现后Z通常也出现 B.在X出现后Y也出现的情况下,Z通常随着Y出现 C.在Y出现但X不出现的情况下,Z通常随着Y而出现 D.在Y出现但Z不出现的情况下,X通常先于Y 5.已知欧洲有矿藏,亚洲有矿藏,非洲有矿藏,北美洲有矿藏,南美洲有矿藏,大洋洲有矿藏,南极洲有矿藏,而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是地球上的全部大洲,所以,地球上所有大洲都有矿藏。这一思维过程( ) ①属于完全归纳推理 ②属于或然推理 ③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 ④属于必然推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某一特殊值时,导体的电阻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导体温度降低与导体电阻减小之间有因果联系。得出这一结论是运用了( ) A.共变法 B.求异法 C.演绎推理 D.类比推理 7.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困境可以成就一个人。以上推理方式( ) ①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是真实的,具有保真性 ②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③需要寻找更多因果联系以提高其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④是通过比较方法去发现另一种与之相同或相近的事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化学老师通过一组实验(下图),得出结论;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在这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熔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能产生氧气,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