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13742

2025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专题2 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351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中考,科学,一轮,复习,专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 生物与环境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命题趋势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①识别生物种群和群落,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②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③理解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包括物质和能量两个方面,如阳光、水分、温度等,都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指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的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除自身个体以外的其他所有生物。生物因素具体表现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互助、种间竞争、食物关系等多种形式。 ■考点二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等。 2.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知识拓展】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特点:循环不息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 3.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典例1:(2024·余姚模拟)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美洲绿鹭把游人扔给它的面包片放入水中,用“守株待兔”的方法捕食前来觅食的鱼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种捕食方法属于美洲绿鹭的本能 B.这种捕食方法属于美洲绿鹭的攻击行为 C.通过条件反射才能实现这种捕食过程 D.通过非条件反射即可实现这种捕食过程 【答案】C 【解析】本能是指一个生物体趋向于某一特定行为的内在倾向。其固定的行为模式非学习得来,也不是继承而来。固定行为模式的实例可从动物的行为观察得到。它们进行各种活动(有时非常复杂),不是基于此前的经验,例如繁殖行为。 【解答】A.这种捕食方法属于美洲绿鹭的后天学习行为,A错误; B.这种捕食方法属于美洲绿鹭的捕食行为,B错误; CD.这是后天学习行为,通过条件反射才能实现这种捕食过程,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A正确; B、“南橘北枳”是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 C、“北雁南飞”,体现了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 D、“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正确。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  )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 【答案】B 【解析】A、水稻和稗草是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A错误; B、食草昆虫和草属于捕食关系,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B正确; C、兔和鼠是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C错误; D、衣藻和甲藻是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D错误。 ◆变式训练3:在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