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歌鉴赏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对课内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逢入京使》中诗人东望故园,长路漫漫,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所以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悲苦中不能自拔。 B.《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 C.《晚春》透过景物描写让读者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D.《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塑造了一个隐者形象。 2.(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下列对《竹里馆》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是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作心心相印的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琴、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二、诗歌鉴赏 3.(23-24七年级下·广东汕头·期中)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霜》(欧阳修)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奈寒惟有东篱菊,金蕊繁开晓更清。 填空: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用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反衬 ,表达作者 之情。 4.(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5.(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中)根据要求,赏析诗歌。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任选角度,赏析“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表达效果。 6.(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诗歌中哪两句写出了宿营之戒备森严和战地生活之艰苦卓绝?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 7.(23-24七年级下·广东佛山·期中)“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王维在《竹里馆》中写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里的“独”字好在哪里。 8.(23-24七年级下·广东韶关·期中)木兰从家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时间,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目的。 9.(23-24七年级下·广东阳江·期中)在诗词大会上,一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线索,请从赏析诗句的角度再编写一条B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 A.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成名作《晚春》。 B. 。 10.(23-24七年级下·广东广州·期中)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