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4067

2024-2025学年八下科学期中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 电与磁产生及应用和工作原理(含解析)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4861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4-2025,解析,原理,工作,应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一 电与磁产生及应用和工作原理 【知识梳理】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够吸引 铁 、 钴 、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 磁性 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 (3)磁极: ①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②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③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4)磁化: 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 磁性 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铜 不能 (能/否)被磁化。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 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 钢 ,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 看不见、摸不着 的特殊物质。 注意:磁场真实存在!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注意: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北极 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 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 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 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1)地球是一个具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 (3)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题型精炼】 1.(2023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铁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磁体或铁块。小明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磁体或铁块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中能反映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根据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分析。【解答】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A.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故A不合题意; B.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故B符合题意; CD.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两端的引力较大,中间的引力较小,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端到B端是先变小后变大,故C、D不合题意。 故选B。 【举一反三】 1.(2024八下·浙江期中)下列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外部磁场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 【解析】【分析】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 【解答】A、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图中磁感线画法正确,故A正确; B、图中磁感线符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磁感线特点,故B正确; C、地理的北极附近是地磁的S极,图中磁感线画法符合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故C正确; D、图中磁感线不符合同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