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语文练习2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初三年级组织同学们来到三山五园艺术中心,参观“圆明·交融———圆明园研究成果展”。各小组初步完成了关于圆明园文化探究的研学手册,请你将其进一步完善。 第一部分 第一小组同学根据展览,撰写了以下关于圆明园南北园林文化融合的文字。 圆明园遗址公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盛时的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甲】她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辉煌宏大,又有江南私家园林的清幽雅致;既体现了中式园林的美学境界,又融合了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万园之园”。 其中的如园作为仿建江南园林的典范,园名取“境如瞻园”之意。如园总平面为矩形,呈东西横向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分,以山为界。西部以林泉为胜,地势平缓地形复杂,泉瀑辉映,池沼环绕,建筑密集,景点众多,犹如天然图画【乙】东部以湖山为胜,泉溪在此汇聚成开阔的湖泊,景观舒朗,建筑雄伟,佳境处处,宛若阆苑瑶台。 如园___①___在山水结构上仿照瞻园, ② 在造园手法上刻意创新,兼容南秀北雄的园林特色。其西部林泉错落如天然图画, ③ 东部湖山开阔似阆苑瑶台,展现出独特的美学境界。后虽毁于战火,仍可见假山嵯峨、湖面轮廓依稀。 1. 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几处加点字词的字音字形有疑问,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苑”意为“供帝王及皇族游玩、打猎的园林”,读作“yuán”。 B. 因为表达的是“照耀,映射”之意,所以“辉映”中有错字。 C. 因为形容的是“山势高峻”,所以“嵯峨”一词读作“cuō é”。 D. “轮廓”意为“物体外缘”,所以“轮廓”一词中没有错别字。 2. 小组成员请你判断甲乙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甲】,”【乙】。 3. 横线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既……②又……③而 B. ①不仅……②更……③而 C. ①虽然……②但是……③同时 D. ①因为……②所以……③进而 第二部分 第二小组同学观看展览后,完成了以下关于圆明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参观记录。 ①西洋楼如同一部凝固的史诗,将巴洛克的华丽与东方的典雅编织成中西合璧的画卷。②建筑群中高耸的巴洛克立柱与中式庑殿顶相映成趣。③海晏堂作为西洋楼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其水法景观仿佛一曲流动的交响乐,喷泉与池沼奏响自然的韵律。④阳光轻抚下,海晏堂的孔雀绿琉璃瓦顶光芒闪烁,富丽堂皇。 4. 同学们查阅了海晏堂得名的由来,发现“海晏”一词取意“河清海晏,国泰民安”。《文苑英华》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河,黄河;晏,平静)。当年乾隆皇帝特意打造了“霁蓝釉描金粉彩莲花纹双燕耳尊”(现藏于国博),请你结合“海晏堂”得名,从画面内容和寓意两方面解释此尊的含意。 5. 请你找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第三部分 第三小组同学参观后,撰写了关于圆明园现代数字化技术融合的相关内容。 圆明园历经磨难,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复原技术被应用于圆明园的考古及复原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与高精度建模,_____还原海晏堂等建筑的原始结构;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_____重现大水法喷泉盛景,并借助AR技术让游客在遗址现场“看到”十二生肖兽首喷水的历史场景。AI算法分析清代宫廷画作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