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27523

专题3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1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3538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练习,必修,选择性,2019,苏教版
    第一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金属键的概念,理解金属键的本质和特征,能结合原子半径、原子化热解释和比较金属单质性质的差异,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2.了解晶体中微粒的空间排布存在周期性,认识简单的晶胞,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1.金属键 概念         与        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形成 通常情况下,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部外围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比较弱,它们可以从原子上“脱落”下来,形成      。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外围电子形成的       与       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实质 金属键本质是一种    作用 特征 (1)金属键   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键中自由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里运动,属于         2.金属的特性 (1)金属的物理特性 特性 原因 导电性 通常情况下,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运动不具有固定的方向性,但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内部会发生      ,从而形成     导热性 当金属某一部分受热时,该区域里自由电子的能量   ,运动速率   ,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的     增加,自由电子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或金属原子),从而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到温度低的区域 延展性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金属原子之间发生       ,各层金属原子之间仍然保持金属键的作用 (2)金属键强弱的影响因素 金属的硬度和熔、沸点等物理性质与金属键的强弱有关,金属键的强弱可以用金属的原子化热来衡量。 ①金属的原子化热是指   金属固体完全气化成相互远离的        时    的能量。 ②影响金属键强弱的主要因素有金属元素的        、单位体积内         等。 下表给出了部分金属的原子半径、原子化热: 金属 Na Mg Al Cr 原子外围电子排布 3s1 3s2 3s23p1 3d54s1 原子半径/pm 186 160 143.1 124.9 原子化热/(kJ·mol-1) 108.4 146.4 326.4 397.5 根据上表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金属Na、Mg、Al的熔点高低顺序是      。 (2)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有关,请总结金属键、金属熔、沸点与原子半径、自由电子数目间的规律:        。 金属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金属中的金属键越强,金属的熔、沸点越高。 (1)同周期金属单质,从左到右(如Na、Mg、Al)熔、沸点逐渐升高。 (2)同主族金属单质,从上到下(如碱金属)熔、沸点逐渐降低。 (3)一般来说,合金的熔、沸点比其各成分金属的熔、沸点低。 (4)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汞常温下为液体,熔点很低,而铁等金属熔点很高。 1.正误判断 (1)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的形式存在(  ) (2)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不因形变而消失(  ) (3)金属晶体的构成粒子为金属原子(  ) (4)同主族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体现金属键逐渐减弱(  )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金属的粒子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B.金属晶体内部都有自由电子 C.金属晶体内自由电子分布不均匀,专属于某个特定的金属离子 D.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运动不具有固定的方向性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键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4.下列各组金属熔、沸点的高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Mg>Al>Na B.Al>Na>Li C.Li>Na>K D.Be>Mg>Al 二、晶体的常识 1.概念 内部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空间呈现      的重复排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