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2加减消元法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若方程组的解x、y的值互为相反数,则k的值为( ) A.2 B.3 C. D. 2.在解关于x、y的方程组时甲看错①中的a,解得,乙看错②中的b,解得,则a和b的正确值应是( ) A. B. C. D. 3.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相同的解,则的平方根为( ) A.4 B.±4 C.﹣2 D. 4.关于x,y的方程组有唯一解,则k应满足的条件为( ) A. B. C. D. 5.已知m,n是方程组的解,则代数式的值是( ) A.14 B.17 C.12 D.15 6.甲、乙两人同时求关于,的方程的整数解,甲正确地求出一个解为,乙把看成,求得一个解为,则,的值分别为( ) A., B., C., D., 7.已知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的方程组的解是( ) A. B. C. D. 8.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9.老师设计了一个解方程组的接力游戏,学习小组的四个成员每人做一步,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步骤,并进行下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人,用合作的方式完成该方程组的解题过程,过程如图所示,合作中出现错误的同学是( ) A.甲 B.乙 C.丙 D.丙和丁 10.如图是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弦图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大正方形,两条直角边分别记为a,b(),现在此图形中连接四条线段得到呈“风车”形状的阴影图形,面积记为S.已知的面积为3,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S的值为( ) A. B.4 C. D.8 二、填空题 11.已知关于的方程组,当时, . 12.利用整体代换思想变式解方程组,我们可以把看成一个整体,设,很快可以求出原方程组的解为 . 13.若,则的值为 . 14.二元一次方程组既可用 消去未知数x,也可用 消去未知数y.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的平方根是;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点P在x轴上方,y轴左侧,到x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到y轴的距离是4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为;⑤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满足,则点P表示原点;⑥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论a取什么实数,的值始终不变. 三、解答题 16.解下列方程组: (1) (2) 17.对于方程组,小周回忆说:这个方程组的解是,而我求出的解是,经检查后发现,我的错误是由于看错了第二个方程中的x的系数所致,请你根据小周的回忆,把方程组复原出来. 18.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对于未知数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如果方程组的解满足,我们就说方程组的解与具有“邻好关系”. 任务: (1)方程组的解与是否具有“邻好关系”?说明你的理由; (2)方程组的解与具有“邻好关系”,求的值. 19.已知关于的方程组. (1)无论实数取何值,方程总有一个公共解,请直接写出这个公共解. (2)若方程组的解满足,求的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0.2.2加减消元法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B A C D C B 11. 12. 13. 14. 15.①④⑥ 16.(1)解:, 由②得③. 将③代入①:, 解得:. 把代入②得, 解得:. 则方程组的解为; (2)解:, 由得, 解得:. 将代入②得, 解得:. 则方程组的解为. 17.解:方程组为. 由小刚所说,知和都是原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的解, 则有,解之,得. 又因方程组的解是, 所以,, 解得,. 故所求方程组为. 18.(1)解:方程组的解与具有“邻好关系”,理由: , 由①得:,代入②,得: , 解得:, 把代入①,得 该方程组的解为:. , 方程组的解与具有“邻好关系”; (2)解:, 得: 解得, 把代入①,得, 解得:, 则方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