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2009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任务式课件 (共3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69558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青 蒿 素 : 人类 征服疾病的一 小 步 屠呦呦 屠呦呦出生时,父亲随口吟出诗经里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诗句预言一般,不仅吟出了女儿的名字,也为女儿一生的事业埋下了伏笔。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感动中国颁奖词 《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导入新课 知识链接 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一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 1979年8月,中国外宣期刊《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英文版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抗虐药物”的文章,介绍了青蒿素的研究。青蒿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 二 一种新型抗虐药物———青蒿素 壹 了解作者 屠 呦 呦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 作者简介 屠 呦 呦 1955 年,她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时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获得荣誉 诺贝尔医学奖 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11 2015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6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共和国勋章 最美奋斗者 2019 改革先锋 2018 全国三八红旗手 2012 作者语录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不要追一匹马,你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待春暖花开时,能吸引一批骏马来供你选择;不要刻意巴结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时机成熟时,便有一批朋友与你同行;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做出来的朋友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别人更有力量。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他人评价 习近平: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李克强: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 背景链接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 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