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4544

3.8.2 生态安全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8215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3.8.2,生态,安全,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苏教版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 生态安全 第二节 第3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八章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社会责任 生态安全 1.分析人类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的实例,理解人类活动既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能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2.理解生态安全的概念及重要性,列举并阐述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 3.调查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形成保护生物圈的社会责任意识 卫星视角下,这些地方变美了 卫星视角下,这些地方变美了 探索新知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污染、资源滥用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过度放牧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乱砍滥伐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水污染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SA 讨 论 我们能修复和改善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吗? 目标: 理解通过多种措施可以修复和改善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 学习与讨论: 1.各小组研读素材,分析上述两个案例中环境被破坏的具体原因。 2.联系自己身边环境被破坏和修复的实例,讨论生态环境得以修复的原因。 交流与评价: 各小组相互交流,评价上述讨论的结果,理解人类活动既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也能对其进行修复和改善。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素材1: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依资源而兴。但是,持续百余年的煤炭开采,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留下了多处塌陷地,其中面积最大、沉降最严重的就是潘安湖采煤塌陷地。从2010年开始,贾汪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塌陷地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潘安湖采煤塌陷地已经建成了景色优美的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素材2: 塞罕坝由于过度围垦、滥伐林木,变成了荒山沙地,后经几代人的不懈奋斗,终于在塞罕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把荒山沙地变成了林海,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绿色“长城”。 潘安湖和塞罕坝生态环境得以修复的原因:经过人类的修复和改善后,能够重新具备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基本功能,使其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为各类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 一、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 二、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生态修复和改善的过程如此不易,我国仍然坚持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这是为什么?什么是生态安全?保障生态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阅读课本P42-P43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二、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即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都保持着正常的功能和结构。 生态 安全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家所处的生态环境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生态就是安全的;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 生态安全的地位 二、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长江禁渔使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自2020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率先实行全面禁渔,自2021年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等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渔。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呈现逐步恢复向好趋势。 二、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三北防护林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为了根治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的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问题,1978年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来,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二、我国重视保障生态安全 退耕还林还草扭转了生态恶化的趋势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