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35232

7.3 黄土高原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中图版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71672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期中,下学,地理,七年级,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说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 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 层层梯田盘上头, 片片林草盖坡洼。 1.高西沟村生态环境为何如此恶劣? 2.高西沟村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成功改善了生态环境? 01 地理位置和范围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1.位于内蒙古高原的 部,华北平原的 部。 1.位于 纬度地区; 2. 属于 带(温度带)。 海陆位置: 1.位于 (沿海/内陆)地区。 中 暖温 相对位置: 内陆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1.位于内蒙古高原的 部,华北平原的 部。 1.位于 纬度地区; 2. 属于 带(温度带)。 海陆位置: 1.位于 (沿海/内陆)地区。 中 暖温 相对位置: 内陆 南 西 1.东起 ,西到 , 北起 ,南至 。 范围 太行山脉 乌鞘岭 古长城 秦岭 2.跨越的省区主要有: 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和山西省等。 甘肃省 陕西省 太 行 山 脉 长 城 秦 岭 乌鞘岭 02 自然环境 1.土壤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可达200多米。 思考:如此深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 风成说 2.黄土地貌 黄土塬: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开阔,多是良好的耕作区。 黄土梁:顶部狭窄,两侧被沟谷分隔成长条状高地。 黄土峁:呈馒头状的黄土丘陵。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 2.黄土地貌 3.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一: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及高西沟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中国地形分布图 (黄土高原海拔范围为800~3000米) 图1 图2 图3 3.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干湿区分布图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区 材料四:黄土由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细粒组成,质地均一,以手搓之易成粉末,多孔隙,在干燥时较坚硬,一旦被流水浸湿,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坍陷。 图4 ①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降水较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水土流失 ②地形 位于第 级阶梯,海拔范围在800~3000米之间,以 (地形)为主 海拔较高,地势起伏 。 平地 ,斜坡 。 二 水土流失 高原 大 少 多 ③土壤 土质 ,易溶于水 材料四:黄土由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细粒组成,质地均一,以手搓之易成粉末,多孔隙,在干燥时较坚硬,一旦被流水浸湿,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甚至发生坍陷。 ④植被 以 区和 区为主 水土流失 植被 ,地表裸露 水土流失 疏松 半湿润 半干旱 稀疏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水土流失的原因 地形: 植被: 土壤: 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平地少,斜坡多 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植被稀疏,土壤裸露 3.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五:黄土高原人口规模逐渐扩大,为了满足开垦农田、修建房屋、烹煮食物、烧炭取暖等生活需要,林草植被被开垦为农田。清末至20世纪初期,大批人口为躲避战争进入黄土高原腹地山区毁林开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1%。 阅读材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3.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需求增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农产品产量下降 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 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人地关系的恶性循环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 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 过度放牧、过度砍伐、过度开垦 修路、采矿…… 毁林开荒、陡坡开荒 3.水土流失的原因 地形: 植被: 土壤: 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平地少,斜坡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