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025年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1.传统名篇名句是重点,教材新增篇目和课标推荐篇目中的名句是考查热点。 2.记忆型、理解型默写仍占主要地位,情境型默写越来越注重结合时事或传统经典设计主题情境,新颖灵活。 3.名句大多是考查那些意蕴深刻、富含哲理、令人深思、警策励志等方面的句子,以及主旨句、中心句、极富生命力的千古名句。 1.(2024·安徽·中考真题)默写。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 , ”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 ”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厦、庇、俱、赢、碧、唯”等字词容易写错。 2.(2023·安徽·中考真题)默写。 (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曹操的“ , ”(《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 , ”(《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 , ”(《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答案】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解析】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竦峙、孤烟、碧、游、翔集、鳞”等字词容易写错。 3.(2022·安徽·中考真题)默写。 (1)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心声。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 ,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也要有“ ,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进取精神;敬爱的老师,这些年,您“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私奉献精神滋养了我们,求学路上,感恩有您!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 , ”两句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柳宗元《小石潭记》中“ , ”两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蜿蜒曲折,时隐时现。 【答案】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凌、丝、蜡炬。 一、古诗文默写复习技巧 默写复习方法点拨 1.熟练掌握统编教材课本中所有古诗文(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7—9年级61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晓含义。 3.背诵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