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1948

第三章 单元检测卷(三)(课件 练习,共2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2054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遗传,必修,2019,科版,2份
    单元检测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金霉素(一种抗生素)可抑制tRNA与mRNA的结合,该作用直接影响的过程是(  ) DNA复制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2.(2024·A9协作体高一联考)如图为甲基化对细菌DNA复制的调节,其中oriC为大肠杆菌的复制起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该过程可发生在大肠杆菌的拟核区域 半甲基化的DNA能够体现半保留复制的机制 Dam甲基化酶可能具有特异性识别GATC序列的能力 染色体上的组蛋白甲基化可能会影响大肠杆菌基因的表达 (2023·湖州高一期末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3~4题。 下图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可用3H代替32P标记DNA 步骤②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该实验可证明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步骤①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直接为噬菌体的增殖提供原料 4.若该实验中的一个噬菌体增殖了5次,则该噬菌体后代中含32P标记的占(  ) 1/32 1/16 1/8 0 5.(2023·嘉兴高一期末)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活体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 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提取物经蛋白酶处理后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提取物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6.(2024·衢州五校联盟期末联考)下表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设计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大肠杆菌 T2噬菌体 检测结果 甲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未被标记的T2噬菌体 培养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子代T2噬菌体的放射性 乙 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32P标记的T2噬菌体 通过搅拌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所有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甲、乙两组的子代中均仅有部分T2噬菌体出现放射性 乙组含放射性的子代T2噬菌体个数与培养时间成正比 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7.下列关于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的发病机理 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决定生物体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的结构,进而影响其功能,如尿黑症的形成 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发生改变也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8.如图为某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示DNA双螺旋解开,“④”表示DNA双螺旋重新形成 该生理过程形成③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是沿着整条DNA分子长链进行的 该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含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②表示RNA-DNA配对区域,存在A—U、T—A、C—G、G—C的配对 9.DNA甲基化是生物体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不影响基因的复制。如图表示某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的甲基化现象。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生物性状的差异可能与相应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 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DNA的甲基化会改变DNA中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DNA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 10.如图是细胞中DNA包装成染色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NA分子中核糖与磷酸基团交替排列,构成了其基本骨架 若DNA的一条单链中A占24%,则双链中A+T占48% 减数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含亲代DNA链的染色体占1/2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可用6种材料代表不同基团 11.(2024·嘉兴高一期末检测)下图为人染色体上DNA复制过程模式图,图中的箭头代表子链的延伸方向,根据图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两条母链方向相反 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均是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