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319

3.3.2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 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515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3.2,轴对称,平移,坐标,表示,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5课时《3.3.2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 》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口 试卷讲评课口 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 . 学习者分析 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轴对称和平移变换时的坐标变换,进一步培养坐标意识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2.会求与已知点左、右或上、下平移后的像的坐标. 教学重点 坐标平面内图形左、右或上、下平移时的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教学难点 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引入新课 师:在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答两个问题 1、什么叫做平移? 2、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 ? 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学生思考,进行探索.感受坐标平面内图形轴对称和平移变换时的坐标变换. 环节二:新知探究教师活动2: 师:拿出练习本,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问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2)分别沿坐标轴方向作以下变换,试作点A的像,并写出像的坐标 (1)点A向右平移4个单位,像为点A1 (2)点A向左平移3个单位,像为点A2 (3)点A向上平移2个单位,像为点A3 (4)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像为点A4 师:大家在本子上将点A按要求进行移动,找出相应的点。 师:同学们,我们分别找到了点,那么我们是怎样找到的呢?能不能总结出方法呢? (1)左、右平移: (2)上、下平移: 师: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我们知道移过的点的坐标,能不能知道是哪个点经过平移得到的呢? (展示课件) 师:我们知道了点的平移,那么如果是图形又该如何平移呢? (课件展示) 如图,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1,1),B(4,4) (1)将线段AB向上平移2个单位,作出它的像A’B’,并写出点A’,B’的坐标; (2)若点C(x,y)是平面内的任一点,在上述平移下,像C’(x’,y’)与点C(x,y)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观察自己平移的图形,说一说你是怎样平移的这个图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找特殊点) 图形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也就是将图形上的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a,y)(或(x-a,y)); 图形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也就是将图形上的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示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利用平移(左、右或上、下)后对应点之间的坐标关系,分析已知图形的平移关系。 环节三:典例精析 例2、如图,△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3),B(2,1),C(5,1). (1)将△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作出它的像, 并写出像的顶点坐标; (2)将△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作出它的像, 并写出像的顶点坐标. 解:(1)将△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减 5,由点A,B,C 的坐标可知其像的坐标分别是A1(3,-2), B1(2,-4),C1(5,-4),依次连接点A1,B1,C1,即可得△ABC的像△A1B1C1,如图: (2)将△ABC 向左平移7个单位,则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 7,由点A,B,C 的坐标可知其像的坐标分别是A2(-4,3), B1(-5,1),C1(-2,1),依次连接点A2,B2,C2,即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