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3863

16.2《六国论》课件(共54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1905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六国论,课件,5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东方六国被一个秦国先后打败,背 后的原因引人深思,六国为什么会被灭亡呢 导入 “仁义不施” 贾谊《过秦论》 六国为什么被灭 “不爱其民” 杜牧《阿房宫赋》 苏洵《六国论》 苏 洵 褐 佳 翰 聿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 的写法 。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 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 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 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 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 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 泉(《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 愤,读诗书”),宋代眉山人,唐宋八大 家之一。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 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唐宋八大家。 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自宋朝开国到英宗治平年间(一百年间),宋军和契丹、辽军、西夏军 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只 能 靠割地赔款以求和平。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 万 两 ,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 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如: > 《荆轲刺秦王》 > 《过秦论》 > 《项羽之死》 > 《阿房宫赋》 荆轲刺秦王壁画 文史一家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与述(评)历史有关。 秦国 韩、魏、楚 齐、燕、赵 六国与秦国争斗的形势图 秦 灭 六 国 燕 前 2 2 2 年 灭 燕 前 2 2 8 年 灭 赵 赵 齐 前 2 2 1 年 灭 齐 秦 魏 前 2 2 5 年 灭 魏 韩 前 2 3 0 年 灭 韩 武 大 楚 前 2 2 3 年 灭 楚 秦 灭 六匡 路 线 北 宋 所 处 的 时代 和 战国 有 何 相 似 之 处 路 招 宋辽时期全图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却 没能收复幽芸士六州与辽形成南北 对持局面此外还有西夏和大理政权 与之并存 在中国的主要王朝中宋的面积是最 为 身 西州回鹊 西夏 黄头回鹘 北 宋 照翟 http:l/wbj. 闯 地缘战略 ” 大理 小的一个不仅比唐大为收缩而且还 不及辽的面积在疆域开扩中毫芜作 辽 e 吐蕃诸部 黑汗 F 听 c计 度 秀 热 比网人 + - 临 奔 余 竺 住 两 sp T 《六国论》 ①六 国 ,指的战国七雄 中秦国以外的齐、楚、 燕、赵、韩、魏六个国 家。 ②论 ,是散文的一种文 体,以论证为主,要求 善于析理。 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 解和主张。 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 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省略式短语: “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 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六国论 论 题解 本课需要积累的文化常识 1.先 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如先人、先祖、先烈。 2.邑①国都。如《诗经 · 大雅 · 文王有声》:“作邑于 丰。"②城镇。本文中就是此义。③封邑。古时帝王赐给 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如《后汉书 · 南蛮西南夷传》 :“赏邑万家,金百镒。”④古代区域单位。《周礼 ·地官 · 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又指人聚居的地方。 如《荀子 · 大略》:“过十室之邑必下。” 3.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或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用 于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