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4937

2025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新高考通用)易错类型19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6大易错点)(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5-09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36433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易错,高考,2025年,制备,学生,探究
    易错类型19 物质的制备与性质探究 01 易错陷阱(6大陷阱) 【易错点1】 物质制备实验的思维流程 【易错点2】 有气体参与的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 【易错点3】 有机制备实验中的常考问题 【易错点4】 实验条件的控制 【易错点5】 定量实验数据的测定方法 【易错点6】 定量测定中的相关计算 02 易错题通关 【易错点1】 物质制备实验的思维流程 【分析】 明确 目的原理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制备的物质及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有用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选择 仪器试剂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从而选择化学仪器和试剂 连接装置 分步操作 把上一步骤中的仪器进行组装、连接,按照既定的实验加入反应物进行物质的制备,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副反应的发生,反应产物的提取等 提纯物质 计算产率 把制得的物质进行收集,如有需要,则进一步分离、提纯、称重,并计算产率 【例1】(2024·山东卷)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钩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 试管甲 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 试管乙 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 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 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的氧化性 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与形成无色配合物 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为两性氧化物 【答案】AC 【解析】A.Cu2O中滴加过量0.3mol/LHNO3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说明Cu2O转化成Cu2+,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2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知,Cu元素的化合价还有由+1价降至0价,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A项正确; B.Cu2O与0.3mol/LHNO3发生的反应为Cu2O+2HNO3=Cu(NO3)2+Cu+H2O,该过程中HNO3表现酸性,后滴加浓硝酸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过程中HNO3变现氧化性和酸性,B项错误; C.Cu2O中滴加过量6mol/L氨水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无色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无色溶液变为深蓝色,说明Cu(Ⅰ)与NH3形成无色配合物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深蓝色[Cu(NH3)4]2+,C项正确; D.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Cu2O溶于6mol/L氨水形成的是配合物,Cu2O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 答案选AC。 【变式1-1】(2024·湖北卷)碱金属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蓝色溶剂化电子是强还原剂。锂与液氨反应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碱石灰有利于逸出 B.锂片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 C.干燥管中均可选用 D.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 【答案】C 【分析】本题利用Li和液氨反应制备;碱石灰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使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利用集气瓶收集氨气;过量的氨气进入双口烧瓶中在冷却体系中发生反应生成;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装,除掉过量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的水进入引起副反应。 【解析】A.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有利于逸出,A正确; B.锂片表面有Li2O,Li2O会阻碍Li和液氨的接触,所以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B正确; C.第一个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气,为酸性干燥剂能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而装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为吸收过量的氨气,可用,C错误; D.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D正确; 故选C。 【变式1-2】(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