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1.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但可以用H2O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可用CaCl2浓度的减少来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CaCO3是固体,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它们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aCl2是生成物,其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会增大。在同一反应中,选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但意义相同。 2.某实验探究小组研究320 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4NO2+O2。如图是该小组根据所给表格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0 1 2 3 4 0.160 0.114 0.080 0.056 0.040 0 0.023 0.040 0.052 0.060 A.曲线Ⅰ是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 B.0~4 min内的v(N2O5)与2 min时的v(N2O5)相等 C.随着反应的进行N2O5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D.随着反应的进行O2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C 解析结合表格中N2O5和O2的初始浓度可知曲线Ⅰ、Ⅱ分别是O2、N2O5的浓度变化曲线,A项错误;0~4 min内的v(N2O5)是平均速率,而2 min时的v(N2O5)是瞬时速率,两者不相等,B项错误;利用表格中数据进行计算,无论是用N2O5的浓度变化,还是用O2的浓度变化得出的反应速率都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小,而随着反应的进行,N2O5的浓度减小,O2的浓度增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3.其他条件不变时,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对于反应K2CO3+H2SO4K2SO4+CO2↑+H2O,增大体系的压强 B.对于N2(g)+3H2(g)2NH3(g),容器容积固定不变时,充入Ar C.对于N2(g)+3H2(g)2NH3(g),容器容积固定不变时,充入N2 D.对于N2(g)+3H2(g)2NH3(g),容器气体压强不变时,充入Ar 答案C 解析增大压强能引起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才能增大反应速率。 4.为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5 ℃时,10~3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3 mol·L-1·min-1 B.对比30 ℃和10 ℃曲线,在同一时间段内,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对比30 ℃和25 ℃曲线,在0~50 min内,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对比30 ℃和10 ℃曲线,在50 min时,R的分解转化率相等 答案B 解析根据v=,25 ℃时,10~30 min内,R的平均分解速率为=0.03 mol·L-1·min-1,A项正确;对比30 ℃和10 ℃的曲线,30 ℃曲线对应R的起始浓度为1.6 mol·L-1,10 ℃曲线对应R的起始浓度为0.6 mol·L-1,同一时间段内有温度和浓度两个变量影响速率,因此不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项错误;对比30 ℃和25 ℃曲线,30 ℃曲线对应R的起始浓度低,但在50 min时R完全分解,25 ℃曲线对应R的起始浓度高,但在50 min时R未完全分解,故能说明R的平均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项正确;无论是10 ℃还是30 ℃,在50 min时均无R剩余,因此R的分解转化率均为100%,D项正确。 5.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1)5 min后A的浓度c(A)= mol·L-1,反应开始前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n(A)=n(B)= mol。 (2)B的平均反应速率:v(B)= mol·L-1·min-1。 (3)x的值为 。 答案(1)0.75 3 (2)0.05 (3)2 解析(1)设原混合物中A、B的物质的量为a mol,列出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3A(g) + B(g) xC(g) + 2D(g) 起始时/mol a a 0 0 变化量/mol 1.5 0.5 1 1 5 min后/mol a-1.5 a-0.5 0.1×2×5 0.5×2 根据5 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