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7007

第一章 第一节 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104991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章,4份,生物,必修,选择性,2019
    课时1 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  课时概念解析 本课时的概念为“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某个物种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是反映种群大小的最常用指标,可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估算。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3.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概念1 种群密度是某个物种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阅读教材P4和P6~8,完成填空) 1.种群的概念 2.种群密度 3.模拟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活动)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提醒:①估算结束后,应将纸袋中剩余的黄豆倒出,并计数;②在模拟活动结束后,将黄豆回收。 4.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建议活动)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3)实验成功关键点 [辨正误] (1)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也是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 (2)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 (3)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  ) (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调查某一区域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标志并放回M只田鼠,一段时间后,又捕获了田鼠n只,其中带标志的有m只。 (1)该区域田鼠的数量大致有多少只?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如果田鼠的标志物脱落,对调查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如果田鼠被捕获一次后再次被捕获的概率变小,对调查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与“标志重捕法”相关的误差分析 【典例应用】 例1 (2024·强基联盟高二联考)某水库中,生活着芦苇、莲、金鱼藻、鱼、虾等生物,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 A.该水库中所有的虾及虾卵 B.该水库及另一水库中的鲤鱼 C.该水库所有的鱼 D.该水库中所有的金鱼藻 例2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46(标志后放生) 43(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 6只有标志) 36(其中 9只有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概念2 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决定或影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阅读教材P4~5,完成填空)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提醒:种群数量变化可用自然增长率来表示,计算公式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辨正误] (1)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通过改变其年龄结构,进而使害虫种群密度降低。(  ) (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 (3)所有动物种群的性别比例均为1∶1。(  ) 1.(生活、学习和实践情境)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大小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及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影响。 (1)我国放开“三孩”政策后,直接影响种群哪个数量特征?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春运期间,影响北京、杭州等大城 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请完善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 _____ _____ _____ 2.(科学实验和探究情境)布氏田鼠以植物为食,会直接破坏植被,使土地裸露。研究人员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