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科学观念:能够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和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认识不同类型地形的基本特征;认识等高线地形图,并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科学思维: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特点判读山地的地形部位,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图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增加动手实践能力。 态度责任:使学生认识到地球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地球的结构 1. 地球表面由 构成。这层岩石是地球的“外壳”,它和地幔顶部岩石共同组成 。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大陆表面和海洋上空有旋转的云朵,这表明地球上分布着水和大气,水形成了 ,大气形成了 。 2. 海洋、湖泊、河流和冰川中的水以及大气圈中的水等水体,构成了地球的 。海洋覆盖了近71%的地球表面。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有一部分降落到大陆,然后流回到大海。水无比重要,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地球被 所包裹。 是地球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呼吸所必需的,它能 来自太阳辐射的伤害,保持地球上的温度使之适合生物生存,也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4. 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既彼此分离,又相互 和相互 。大气与岩石、岩石与水、水与大气之间不断地发生着相互 。 5. 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层次:高密度的内层,称为 ;密度较小的中层,称为 ;密度很小且很薄的外层,称为 。地壳厚度很 ,海洋部分地壳较 ,大陆部分地壳较 。 6. 在地球的表面还覆盖着很薄的 ,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四个圈层的共有部分。 二、地形和地形图 7. 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陆地地形主要有 、 、 、 、 五种类型。 8. 是指地表形态高低起伏的态势,包括坡度的陡缓程度和地表的相对高度。 9. 是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即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 10. 是指海拔一般在200 m以下,地势 的一片广阔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 11. 是指海拔一般在200~500 m,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m,地势起伏 ,坡度 ,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 12. 是指海拔在500 m以上且相对高度超过200 m的高地,地势起伏很 ,坡度 ,沟谷幽深,一般多呈 分布。 13. 是指四周 ,中间 的区域。 14. 是指海拔一般在500 m以上,地势相对 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15. 如果你把山峰上的等高线正确地绘制到了白纸上,那么这就是一张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 16.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表示 。根据等高线的 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密集,坡度较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 。山地的部位不同,其等高线的形态往往也 。 ◆任务点一:地球的结构 1、探索活动 观察图,并结合实际生活中所见的地形,描述不同地形的基本特征。 地形类型 基本特征 平原 山地 丘陵 2、思考与讨论 的家乡属于哪类地形?这样的地形特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任务点二:地形和地形图 1、实践活动 1. 用橡皮泥、马铃薯或其他材料做一个山峰。 2. 在山峰不同的高度处按一定的高度差(如 1 厘米)依次画上等高线如图4.1-4所示。 3. 把山峰放在白纸上。 4. 俯视山峰,上面的等高线呈什么形状? 。 5. 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山峰上的等高线按原来的位置绘到白纸上? 6. 山峰的等高线在白纸上呈什么形状? 。 2、探索活动 图4.1-7和图4.1-8是某山地及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