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0444

8.1.1基本立体图形(多面体的结构特征)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262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1.1,基本,立体,图形,多面体,结构
  • cover
教学设计 题目 8.1 基本立体图形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内容解析 人类认识事物基本遵循着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强调先安排基本立体图形结构特征的认识,再安排点、直线、平面等空间基本图形位置关系的认识,将现实世界的一类物体抽象成基本立体图形,在以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认识图形的基本组成元素及其基本关系。给出结构特征的描述,然后以“属+种差”的逻辑方法对图形进行分类,形成多面体和旋转体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的素养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认识了几何图形,知道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已经比较系统的学面几何知识,对几何的研究对象、内容、过程和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关于空间物体结构特征的直观经验,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学习难点主要来自于对抽象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数学方式的理解,包括结构特征的含义是什么,从哪些角度观察几何体,如何用严谨的几何语言描述,如何确定几何体的分类标准,如何有逻辑的分类等等。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利用实物、计算机软件等观察空间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棱柱、棱锥和棱台的结构特征;能利用多面体的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目标解析 1.能将典型的实物、模型抽象成空间几何体,能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描述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2.利用计算机软件直观感知、操作确认,通过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抽象得出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组成元素及其位置关系,能用三种语言表示,能用“属+种差”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类。能从联系和变化的角度认识棱柱、棱锥、棱台之间的关系。 3.能从基本立体图形结构特征的抽象过程中归纳出刻画立体图形的数学方式。 教学重点 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抽象多面体结构特征的数学方式,包括如何观察、从哪些角度抽象、如何用精确的几何语言表达等等。 四、教学方法分析 利用实物模型和计算机软件直观感知基本立体图形; 用动态几何软件展示空间几何体组成元素的形状、位置关系的不变性等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与数学问题 问题或任务与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或评价目标 环节一 任务一:了解本章的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引言:几何图形是对现实世界中物体的抽象,立体几何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分支,所以立体几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小学和初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立体图形,今天开始将进一步地研究立体图形。 问题1 阅读教科书第96页及第97页节引言回答: (1)本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基本方法? (2)本单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从哪个角度进行研究? 阅读教科书中相应的内容,在书上做出关键词、句的标注,思考、作答,再进行组内交流。 构建本章的先行组织者,使学生对本章的研究对象、内容、过程和方法有一个概要了解,为后续结构特征的抽象做好铺垫。 环节二 任务二:观察实物,操作模型,对简单的空间几何体进行分类 问题2 观察课本97页的图8.1-1,说出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具有怎样的形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些物体的形状叫做什么?如何描述他们的形状? 追问1 这两类几何体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追问2 阅读教科书,说出多面体、旋转体、各组成要素的名称,并在图8.1-2中标出名称。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定义 跟从老师引导,找到分类标准,将这些图形分成两大类———多面体和旋转体。 说出根本区别是围成几何体的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