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293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学写游记》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909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写作
  • cover
(课件网) 同学们,古人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外出旅游的机会多了,城市的繁华、乡村的秀美、名胜古迹的魅力,总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新课导入 如果能把这些美丽的风景变成文字,写成游记,遗忘的时候随手翻一翻,犹如故地重游,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一路风景一路歌 ———游记写作指导 学习目标 1.了解游记的特点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2.把握游记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当堂写作游记。 了解概念 游记: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的一种文体。 游记类型: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写法指导 1.清楚地交代游踪,带领读者跟着你“游山玩水”,领略和感受美好的大自然。 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把行踪的进展转换跟文章段落层次的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或一点一层,或一景一段,使行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二种是定点观察(定点换景)。如《壶口瀑布》枯水期的景色,作者来到沟底河心,向上游、龙潭壶口、脚下的石看去,细致描写壶口瀑布枯水期的状态。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 决定景物顺序的方法 一种是移步换景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作者移步换景,使读者如同循着作者的足迹,慢慢步入各拉丹冬雪山冰塔林的胜景之中。 2.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逼真,历历如绘,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优秀的游记作品要真实地传达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仅要写出景物的形貌、色彩、声音、味道、触感、气势和变化,将千姿百态的山光水色、花鸟草虫以及大自然的变化等描摹得栩栩如生,还要把作者在游历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美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并心向往之的感觉。 例如《壶口瀑布》中以多种修辞手法,着力表现瀑布浊浪奔腾、前呼后拥的夺人气势,让人读来心魄震撼。《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运用细腻的联想与想象赋予景物神韵。 3.确定中心,写景时要融入自己的感情,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态度。 写游记并不是把自己在游览中的见闻毫无目的地描绘出来。如写其他文章一样,仍然有一个中心思想。为了集中、鲜明地表现中心,不可将所见的景物不分主次详略地完全描绘出来,而要精心地进行选材,抓住最能吸引读者的景点、最富有特色的景物特征作重点描写。 4.游记应当寓情于景,创造出情景交融、令人遐想的意境来。 一般来说,谈感受能使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可以更好地发挥游记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在谈感受的时候要注意两条:一是水到渠成,感想源于游览的具体内容,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二是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地表现主题。 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写景部分只有“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句,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行议论,生发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文章流露出作者仕途失意被贬黄州的伤感、感叹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怀,这就是所谓“言为心声” 5.一篇好的游记,往往还具有知识性。 游记散文不要纯粹写这个地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牵涉到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前人诗文、名人逸事、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东西。巧妙地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选择插入的内容。这样读者不仅能够从中了解景物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怀,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