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828

八年级语文下册5.《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4-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660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 ,课件,36张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导入 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的人基本会根据天气预报添减衣物,那么生活在农村的劳动人民又是根据什么添减衣物,春种秋收的呢?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早已和大自然形成了默契,大自然会以各种生动的方式和人类说话,沟通,而且从不撒谎!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学习目标 1.学习物候学的有关知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2.体会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高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题目赏析 《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新颖有趣;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大自然的语言》 vs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物候”和“物候学”。 背景链接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走近作者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文体知识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就要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下定义,列图表,作诠释,摹状貌等。 其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 用 法 作 用 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具体的例子作例证 举例子 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分类别 列数字 作比较 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便于将复杂的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做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 用 法 作 用 列图表 下定义 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楚 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 作引用 摹状貌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 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点 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说明特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文体知识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 ,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或由远及近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文体知识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文体知识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严谨。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严谨,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 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