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907

八年级语文下册17壶口瀑布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1233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7 壶口瀑布 梁 衡 第一课时 1、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的层次(重点) 2、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掌握作者的游踪,体会文章布局的妙处。(难点) 3、品味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黄河、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重点) 学习目标 文体知识 游记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的三要素: (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 (2)“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 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现实生活等。 (3)“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 游记 游记分类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型游记。 文体知识 《壶口瀑布》属于写景型游记。 梁衡,著名学者,1946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 《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 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 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铸 告 诫 推 搡 霎 时 驰 骋 漩 涡 寒 噤 迂 回 汩 汩 湿 漉 漉 震 耳 欲 聋 前 呼 后 拥 怒 不 可 遏 jiè sǎng shà jìn yū chěng lóng 字词积累 zhù è xuán gǔ lū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壶口瀑布地点?几次到过壶口瀑布? 3、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4、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壶口 瀑布 第一部分① 点明壶口瀑布的位置和“我”到过的次数 第二部分(②-⑤) 第一层 (②) 略写雨季观看壶口瀑布,采用了常见的 站在河岸上俯视的角度,描写壶口瀑布之险。 为下文做了铺垫和渲染 第二层 (③-④) 详写枯水季观看壶口瀑布。采用定点换景 的写法,描写了壶口瀑布的波澜壮阔,刚柔相济。 借物喻人,赋予水人的感情 第三层 (⑤) 从石头角度描写黄河之水,表现其气势和精神 第三部分(⑥) 篇末议论抒情作结,点明主旨:概括黄河伟大的性格,赞扬民族精神 2、壶口瀑布在什么地方?作者总共写了哪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其中哪次详写,哪次略写? 整体感知 晋陕两省边境 第一次 雨季 第二次 枯水季节 略写 详写 3、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4、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整体感知 “壶口”: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成因: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与其他瀑布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第二段中的原句来回答。 精读细研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作者第一次来到壶口瀑布看黄河是在雨季,细读第2段,说一说雨季的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精读细研 涛声 河水 雾气 瀑布 隐隐如雷 正沸着 弥漫(扑面而来) 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水不断地冲进去、冲进去 波涛汹涌 震耳欲聋 气势磅礴 撼人心魄 感到可怕 心惊胆战 匆匆逃离 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 ㈠跳读课文,明确“所至”。 跳读3—6段,画出体现作者游踪的语句,梳理作者观察视角的变化过程。 ㈡细读“所见”,品味语言。 默读3—4段,画出文中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