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1999

八年级语文下册20.《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件(共2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859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年级,语文,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阿来,藏族,1959年生,四川马尔康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主要作品: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他的作品往往有特殊的藏文化气息,文字干净、隽永、富有诗意。 作者简介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背景简介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作者曾经说:“武威行后,又到丽江,其实都在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说调查也不准确,因为材料多从书面上来,但从书上搜得材料后,还要想到这些事实的曾经的发生地,感受一番。”本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风光的散文。 1、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一滴水的奇幻旅行。 2、体会作者写景角度的妙处,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的语言。 3、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 学习目标 轻盈(yíng) 喧哗(xuān) 喉咙(hóu) 驿道(yì) 目眩神迷(xuàn) 闸口(zhá) 蘸(zhàn) 擦拭(cā) 字词积累 【草甸】 长满野草的低湿地。 【苍劲】 (树木)苍老挺拔。 【掌故】 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五彩斑斓】 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 【喧腾】 喧闹沸腾。 字词积累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2段),点明“我”的身份———一滴水。 第二部分:(第3--8段),写“我”从玉龙雪山到古城之前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9--14段),写“我”流经古城时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第15、16段),写“我”流出古城,奔向大海。 划分文章段落 1、 为什么“我”要落在玉龙雪山顶上? 玉龙雪山在丽江北面,为下文“我”向下观察丽江做铺垫。 2、“我”下山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高达挺拔的松与杉、开满鲜花的杜鹃和山茶、马帮、驿道、纳西族村庄和明朝正在建筑的四方街。 3 、第六段中“几百年”有什么作用? 点明“我”沉睡时间之长,暗示丽江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整体感知 4、“我”再次醒来,丽江发生了什么变化? 丽江已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最初筑城的纳西人了。如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看纳西城的四方街,看玉龙雪山。 5 、作者为什么要让我出现在水车上? “我”随着水车来到高处,能更好地观看古城。 6 、“我”观赏到丽江什么民俗画面? 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玉器店、演奏古代音乐的老者、东巴象形文字、种植兰花的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7 、写寄居的游客有何作用? 表现丽江外地游客聚集的特点。 精读课文 1.读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水的蜕变经历了那几个过程?说明了什么? 2.读课文3-15自然段,说一说一滴水先后去了哪些地方? 3.一滴水在去丽江坝的路上、进入四方街前、离开中河后都看见了些什么? 4.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这是_____的丽江。 5.作者将自己比作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这滴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