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 壶口瀑布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一、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哪些特点。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 思考探究 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是不太像瀑布,而像“一锅沸水”,水势浩大,涛声如雷,令人害怕。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真的是瀑布,景观丰富多样,有雄浑壮阔,有陡峭奇绝,有多姿多彩。 写“脚下的石”,其原因大致有四: 第一,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 第二,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第三,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 第四,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了景物描写上的基础。 二、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独到的观察角度,写出了独特的景物特征。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作者采用定点换景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1.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写“壶口”得名的原因,景物特点是“奇”; 2.再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景物特点是“雄”; 3.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碎为水雾,景物特点是“险”。 以上景物特点都属于阳刚、崇高一类。 4.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景物特点是多姿多彩; 5.最后,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巨石“静”的形态蕴含着河水“动”的力量,景物特点是震撼人心。 文中描写的多个画面呈现出多种景物,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静有动;表现出多重意境,刚柔相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这样就使得《壶口瀑布》展现出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立体感。 特点,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抓住景物的特点,也就是要注意观察此时此地景物于彼时彼地景物的不同之处,通过你的描写把它展现出来。 抓住景物特点 命题点 一、概念 景物的形状千差万别,而又独具一格。通过细心的观察,抓住景物独有的特点,这样你的文章才能独一无二,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才会给读者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抓住特点的好处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特点也不同。 2.注意动静搭配,动静结合。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色彩。 4.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5.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6.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三、抓住特点的方法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现某事物? 2.文中写景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试分析它在表达上的作用。 3.选文采用什么方法来写景的,试举例分析。 本文采用了 手法,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情感。 四、考查形式 五、答题模式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来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一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山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菌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暂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菌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鮮。 (中考真题)下面文段中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真题演练 作者抓住了各种菌子的颜色特点,简洁、生动地展现了这些菌子特征,给读者以形象可感的体验,也充分表现出作者早起满满收获的喜悦之情。词的表现力活灵活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