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屠苏”指的是( ) A.一种丝带 B.一种植物 C.一种酒 D.一种工具 2.选择题。 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轮子 3.“曈曈”是指( )的时候。 A.太阳出来天色渐亮 B.夕阳西下 C.中午艳阳高照 4.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B.这个建筑特别(牢固),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仍完好无损。 C.(雄壮)的赵州桥横跨在河北省赵县的液河上。 D.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B.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到了西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二、填空题 6.填空。 (1)爆竹声中一岁除, 。 (2)清明时节雨纷纷, 。 (3)独在异乡为异客, 。 (4) 千门万户曈曈日, 。 (5) 遥知兄弟登高处, 。 7.本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画家 ,是唐代 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 ”。 8.读拼音,写词语。 wěi dà( ) mù lù( ) bǎo cún( ) ōu zhōu( ) dà yuē( ) kǎo yàn( ) shè huì( ) zào zhǐ shù( ) 9.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爆竹( ) 送暖( )屠苏( ) 曈曈( )旧符( ) 断魂( )佳节( )登高( )茱萸( ) 10.填空。 1.《元日》这首诗是 代诗人 所写,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祥和景象。 2.《清明》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 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伤情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 代诗人 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三、语言表达 11.词句段运用。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1)这段话采用的是( )的结构。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2)作者围绕“ ”这个意思,从 、 、 这几个图案把这段话写清楚了。 (3)仿写: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①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②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2.第①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画上有各行各业的人物。 B.张择端画这幅画花了很长时间。 C.画上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 D.画上有很多人。 13.第②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14.请你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发挥想象,用上文中加点词写一写画中的人物还会有怎样的形态。 15.从你画过的图画中,选出一幅你最满意的,用一段话把整个画面介绍清楚,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 五、书面表达 16.写作。 根据课文的写法,介绍一下你家乡的桥。 要求: 中心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