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54558

第一章 微专题1 内环境与物质进出内环境的途径(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 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5-04-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30449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环境,第一章,稳态,必修,选择性,2019
    1.局部组织示意图中相关管道、细胞与液体的判断                  例1 (2023·温州新力量联盟)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①③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③④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 例2 (2023·9+1联盟高二期中)如图是健康人体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e代表液体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B.a、b、d代表的液体构成体液 C.b可来自a,并可流入d D.水、葡萄糖、血红蛋白等可从d进入a 2.营养物质与代谢废物进出内环境的途径问题 (1)肺泡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11层生物膜 肺泡中的氧气→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组织液→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血浆→进红细胞(1层)→出红细胞(1层)→血浆→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液→进组织细胞(1层)→细胞溶胶→进线粒体(2层) (2)消化道内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经过7层生物膜 消化道内的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层)→组织液→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血浆→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液→进组织细胞(1层) (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至少要经过9层生物膜 线粒体基质中的二氧化碳→出线粒体(2层)→细胞溶胶→出组织细胞(1层)→组织液→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血浆→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液→进出肺泡壁细胞(2层)→肺泡 例3 (2023·精诚联盟联考)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②→③的过程发生在左、右锁骨下的静脉处 B.CO2排出人体的途径为:组织细胞→①→②→A→呼吸系统→外界环境 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 D.内环境是由①②③共同组成的,被称为体液 例4 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不会引起③中pH发生很大变化 C.③内浓度上升会引起组织水肿 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3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微专题1 内环境与物质进出内环境的途径 例1 D [①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②(细胞内液)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进入淋巴,但淋巴中的蛋白质一般不会进入组织液,B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C错误;肝细胞需氧呼吸会消耗O2,因此a处O2浓度高于b处,D正确。] 例2 C [a表示组织液,b为淋巴,c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d为血浆,e为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A错误;体液除了a、b、d外,还包括细胞内液c、e等,B错误;b(淋巴)可来自a(组织液),并可流入d(血浆),C正确;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会从d(血浆)进入a(组织液),D错误。] 例3 C [③→①表示淋巴经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A错误;CO2排出人体的途径为组织细胞→②(组织液)→①(血浆)→A→呼吸系统→外界环境,B错误;内环境主要由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③(淋巴)组成,被称为细胞外液,D错误。] 例4 B [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血浆中含有缓冲对,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被缓冲对中和,不会使③中pH发生很大变化,B正确;③内浓度上升,血浆渗透压上升,组织液总体流向血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氧气的运输方式是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运输,由于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一层红细胞膜,两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到达组织液,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